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000字。

  2023年云南省红河州高二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文学如何面对“自然增长的红利日渐微薄,面临自我‘升级’的大考”指明了方向——除了要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还要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以此为契机,从创作上看,在保持传统类型热度不减的情况下,现实题材开始崛起,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格局发生变化。
  网络文学的主题趋向更加契合时代精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史,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和普通人的生活变迁,是现实向作品的主要题材选择。《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以“穿越”的手法书写发生在上海的革命行动,并通过对比展示新旧时代的沧桑变幻;《大国重工》等“工业流”作品展现中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历程;《浩荡》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史投射进普通人的奋斗史;《特别的归乡者》书写脱贫攻坚……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描绘着日新月异的中国面貌。
  反映五千年文明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类作品,以及以东方神话元素为基础的幻想类作品,是传统文化“两创”在大众文化领域里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由此被激活。《燕云台》《大汉光武》用进步的时代历史观在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中展现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功绩;《廊桥梦密码》创新民间故事的讲法,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廊桥的传统技艺;《大道朝天》《剑来》等融玄幻、仙侠、武侠和历史、悬疑等为一体,大量化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
  近十年来,网络作家队伍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呈现出作家“四代同屏”、代际叠加且迭代加速的喜人景象。此外,据《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统计,网文作家从年龄上来说,已迎来“九五后”时代,网络作家职业覆盖种类达到一百八十八种。多种类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带来了新鲜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网络文学的社会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彰显了网络作家的贡献,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使他们完成了从“写手”到“作家”的转变,那些卓有成就的作者还步入“主流文学”殿堂。
  (摘编自桫稷《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
  材料二:
  任何艺术形式,当提及经典化诉求时,往往是原始形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更多资源,也遇到“瓶颈期”的时刻。当下语境提及的“网络文学经典化”,也符合这个规律。令人反思的是,当下“平台红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政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需要展现日新月异的时代面貌,其主题趋向要更加契合时代精神,或具备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
  B.当前网络文学尽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获得了暂时的红利,足以一家独大,但依然遭遇了“瓶颈期”的尴尬。
  C.材料一第三段以《燕云台》等作品为例,论述历史类和幻想类网络文学作品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当前网络文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都提到了网络作家这一群体,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创作上看,当前网络文学在传统类型和现实题材方面都有发展,因此不需在创作题材上着力。
  B.商业化的文学网站,应该着意控制网站字节容量,以防止出现“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现象。
  C.读者权力的适度扩大,再加上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批评力量,于网文发展有益。
  D.为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研究界应当彻底摆脱文艺学式的研究思路,注重多学科的介入与整合。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关注时代,关注社会问题,不空发议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B.材料二第三段从批评家自身因素和外界客观条件这两个方面,论证了“批评家功用淡化”的观点。
  C.材料一第二、三段运用大量例证,论证了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运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层层深入。
  4.材料二使用“文字服务员”“失语”“断裂”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网络文学进行论述,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雕父子俩
  凌鼎年
  鲁三斧是木匠,严格地说是雕花匠。
  他之所以叫鲁三斧,用他父亲的话说就是:不管你是不是鲁班的嫡系,但一笔写不出两个鲁字。传承老祖宗、祖师爷的技艺,有鲁班的名头,有程咬金的三板斧就够了,就能混口饭吃了。
  鲁三斧的境界似乎比他父亲高,他的儿子取名:鲁一绝。他觉得光三板斧还不够,必须得有绝活儿。不是说“一招鲜,吃遍天”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