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350字。
四川省甘孜州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并把条形码粘贴至条形码粘贴栏。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 黑色签 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画的发展始终与文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封建时期,古典文学作为重要的艺术 形式之一,是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众多艺术形式的风向标,对中国画的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画与古典文学一样,强调对艺术形式的内在表达,经常运用各种手段、形式、技艺等 凸显艺术创作性、艺术构思,并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等,是对创作者精神世 界、综合素养的集中表达。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性的叙述文字来呈现作品想要表达的完整思想,采用 修辞手法展现或真实、或想象的故事情节,描写生活中经历的类似事件,从而引发读者的 情感共鸣。而中国画往往借助古典文学的故事情节展开创作,进一步丰富和塑造文学作品 想要表达的画境和意境,甚至应用文学技巧进一步丰富画作的故事情节,通过花鸟、山水 等自然景观渲染出富含浓烈情感意味的画境,进而抒发画家的心情与思想。中国画与古典 文学相得益彰、互相成就,中国画借助古典文学不仅可以完成画作的故事性创作,而且能 阐释画中的情境,申明画外的寓意表达。
诸多中国画或是取材于文学,或是创作过程受到文学观点的影响,画作中展现出鲜明 的文学气息和文化思想。“画绝”顾恺之的诸多中国画经过古典文学的浸染,进一步提升 了画作的诗性表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促进观者对画作的文学 性感悟与思考,以此加深民众对诗书画一体融合发展的理解和认知。在中国画的对外传播 与发展过程中,古典文学对中国画的渗透与融合从未间断,并通过自身的文学特性影响和 革新着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形式,提升着画作的诗性水平与表达能力等。
中国画具有东方特色的画作风格也离不开古典文学的影响与助推。中国画中经常能 见到古典文学的哲学味道,这使画作蕴含了强烈的中国哲学精神。中国画讲究文学修养,
高三诊断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通过笔墨修炼来悟道明理,穿透文学本质来透析内在的哲理,进一步提升画作的哲学心 性。古典文学的哲学理念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画的哲学表达,使画作呈现宏观、概括性的 艺术理念。
以叙事性为主要特征的古典文学,侧重于以客观世界或虚拟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环境 景观为题材,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要艺术手法,反映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在中 国画中,加强古典文学的艺术表达,无疑会进一步提升画作的叙述性功能,进一步凸显作 品内容具体性,逐渐深入地呈现艺术手法,使中国画在娓娓道来中展现出一帧帧画面。如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呈现出一幅 北宋都城东京人民的生活状况。画卷的每一部分都能通过叙事性格调阐述出一个小故事、 小情节,且画面层层递进,使其具有超脱世俗的艺术价值,乃至成为国宝级文物、十大 传世名画之一。古典文学的叙述性特征助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增强了中国画的艺术 表现力。 (摘编自陈一笑《中国画中古典文学的艺术表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重视对艺术形式的内在表达,常用各种方式来体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综合素养。
B.中国画借助古典文学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把文学作品里的形象表现得更丰富更立体。
C.在古典文学的渗透与融合中,中国画通过自身的文学特性提升着画作的诗性水平与表达能力。
D.古典文学因其以具体生动叙述作为主要艺术手法的特点,反映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围绕古典文学对中国画的影响展开论述,凸显了中国画与古典文学的密切联系。
B. 文章以顾恺之的中国画为例子证明古典文学提升着画作的诗性水平和艺术境界。
C. 文章第四段论证了古典文学的哲学理念对中国画中的中国哲学表达的影响。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古典文学对中国画艺术表现力的助推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典文学是封建时代众多艺术形式的风向标,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影响着中国画 的艺术表达。
B. 中国画能运用文学技巧丰富画作的故事情节,通过自然景色来渲染画境,进而抒发
画家的情志。
C. 取材于文学,同时创作过程受到文学观点的影响,于是很多中国画展现出鲜明的文 学气息和文化思想。
D.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叙事性格调阐述故事且画面层层递进,从而使画作具 有了超凡的艺术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自1900 年开始流行的“战利品狩猎”运动起源于欧洲贵族,延伸到非洲的白人殖民 者。他们认为猎取野兽的头颅或犄角的狩猎才是高级的,猎人的目的并不是获取猎物并出 售,而是享受狩猎、追逐的乐趣,并将猎物作为纪念品,制作成标本永久保存。这种狩猎 方式有趣的地方是,政府每年都会举行战利品大会,评价猎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