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50字。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检测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潜斋先生姓应氏,讳撝谦,字嗣寅,仁和人也。
  先生生而有文在手为八卦。少即偕同志虞畯民等为狷社。后交沈朗思,称莫逆。母病,服勤数,母怜之曰:“吾为若娶妇以助若!”先生终不肯入私室。母卒除丧,始成礼。于遗经皆实践而力行之,终身无疾言遽色。所居仅足蔽风雨,箪瓢屡空,恬如也。
  一日,见梁上白蛇堕地;曰:“此兵象也。”奉亲逃之山中。既遭丧乱,自以故国诸生,绝志进取,益尽力著书。
  康熙戊午,阁学李公天馥、项公景襄以博学鸿儒。先生举床以告有司曰:“某非敢却聘,实病不能行耳。”乃免征。范忠贞公承谟继抚浙,又欲荐之,先生遂称废疾。同里姜御史图南视鹾①归,于故旧皆有馈。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木棉衣蕉萃踯躅。御史归,投以越葛,曰:“雅知先生不受人丝粟;然是戋戋者,非自盗泉来也。”先生谢曰:“笥②尚有絺綌③,昨偶感寒,欲其汗耳。”竟还之。
  先生坐卧小楼中,一几一榻,书册外,无长物。弟子甚多,因以楼上、楼下为差如马融例。里中一少年使酒,忽扣门求听讲;先生许之。居三日,不胜拘苦去,使酒如故。偶醉,持刀欲击人,汹汹莫能阻。忽有人曰:“应先生来!”其人颇失魄,投刀垂手,汗浃背。先生抚之曰:“一朝之忿,何至此!盍归乎!”其人俯首谢过去。
  先生卒于康熙二十六年,春秋六十有九。病革,尚手辑《周忠毅公传》,未竟而卒。平生不喜陆、王之学。其论太极,于程、朱亦不尽同。其所著《周易集解》,皆独具心得之言。他若《诗传翼》、《春秋传考》、《古乐书》、《论孟拾遗》、《朱子集要》凡十余种,各有精义。又撰《教养全书》四十一卷,仿《文献通考》例,而明代事实尤详。平湖陆清献公尝两会先生于武林,与论学术源流甚契,先生亦命二子访清献于西湖寓次。其卒也,清献祭以文。先生歾后,河阳赵公士麟刻其遗集行世。
  (节选自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选•卷三》,有删改)
  【注】①鹺(cuó):盐。②笥(sì):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③絺綌(chīxì):葛布衣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踯躅
  B.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踯躅
  C.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踯躅
  D.尝再致先生/不受/偶遇诸涂方盛暑/先生衣棉衣蕉萃/躑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丧:古代在父母去世之后,由守丧时的穿着丧服变为穿着吉服。指守孝期满。
  B.箪瓢:指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借指饮食。《论语》有“一箪食,一瓢饮”句。
  C.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不含太学生。
  D.程朱:指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二程的学说被朱熹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撝谦所居住的地方只能遮挡风雨,说明他的生活非常贫困,但他能够泰然处之。
  B.应先生看到房梁上的白蛇掉到地上,认为这是战争的征象,便侍奉双亲逃到山中。
  C.应先生弟子很多,他就像东汉马融一样,以楼上、楼下来区分教学和起居的地方。
  D.应先生去世时六十九岁。病情危急时,亲自编辑《周忠毅公传》,完成后就去世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抚之曰:“一朝之忿,何至此!盍归乎!”其人俯首谢过去。
  (2)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李彪,字道固,孝文赐名焉。举孝廉,至京师,李冲礼之甚厚,彪深宗附之。孝文初,为中书教学博士,迁参著作事。
  表上封事七条,其一曰: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下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使贵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