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170字。

  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数学是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为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问,数学思维是按照规律考察和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是抽象思维,属于高级思维形式。但是思维形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相互渗透。思维活动借助的符号可以是感性思维中的表象,也就是记忆元素,其中包括了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估算,所以艺术活动中也常常渗透着数学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以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是数学思维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数,乃万物之原因和根本”“万物皆由数构成”。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本体论命题,也被运用于对艺术领域的分析。他们注重和谐的概念,而和谐离不开数量关系。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弦长距离的关系,是最早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音乐和谐问题的学者。毕达哥拉斯学派揭开了西方研究数学与音乐关系之序幕,后来,开普勒、伽利略、欧拉、哈代等思想家对此都做过专门研究。
  艺术的形式有数量的属性,而艺术之美无不基于数量关系的和谐,说明数学思维在艺术领域运用的普遍性。具有数学原理基础的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对透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绘画的目的是再现自然界,而绘画的价值就在于精确地再现,故而绘画是一门科学,同其他科学一样,其基础是数学。对于形体的审美评价也倚重于数量描述。比如,大大的眼睛、苗条的身材等。反之亦然,五短身材、嘴歪眼斜等负面审美判断也是依据数量、位置等数学关系。因此,绘画构图中要考虑形体的结构和比例。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运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除了简单的形体构图,色彩和明暗的设计也反映了数学思维。色调的冷暖程度、色系或明暗的过渡,都存在比例关系。超过一定的比例就是夸张,背离了艺术的真实。比如,“明眸善睐”固然是女孩可爱的标志,但没有必要把人的眼睛画成如探照灯一般的亮度。当然,艺术的真实与客观真实并不等同。在绘画等艺术中的事物之数量关系不必完全与现实事物相同。艺术创造所运用的符号形式在尺度上本身就包含有适当的弹性。比如,绘画固然可以反映现实中美的事物之原貌,但不必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实”,包括各种数量比例关系。这就是摄影技术出现之后,绘画并没有被取代的原因。尽管如此,艺术的真实仍然不能脱离现实。中国画没有被视觉规律(比如透视原理和色彩搭配)所束缚,为想象和意境留有余地,却也没有过于偏离现实事物外形中蕴含的数量关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绘画是一门科学,故而其能够对自然界进行完美的再现,这正是绘画的价值所在。
  B.绘画固然不必追求与现实中原物完全一致,但也不应脱离现实事物外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规律。
  C.中国古建筑运用“斗拱”,不仅做到了形式优美,而且对称的结构也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D.旋律是一种数量关系,它要形成音乐的句法和结构,离不开旋律线和节奏两个要素的结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学思维之所以是高级思维形式,是因为它是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为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问。
  B.由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学者对自己研究的学科认知清楚时就可以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其他领域。
  C.文中将大眼睛、好身材与五短身材、嘴歪眼斜对比举例,证明了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运用。
  D.由绘画并不是对现实中事物原貌的百分百的反映,可知艺术的真实与客观真实并不一定等同。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艺术活动中常常渗透着数学思维”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依靠大数据做出的电视剧《纸牌屋》,从角色安排到剧情发展,都通过计算量化以增加作品魅力,迎合观众的喜好。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B.艺术家利用墙壁、街道和建筑等场景,创作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性的作品,使艺术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
  C.19世纪数学家傅里叶证明所有的器乐和声乐都可用数学式来描述,这些数学式是简单的周期正弦函数的和。
  D.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全长160小节,再现部处于第99小节,不偏不倚恰恰落在黄金分割点上。
  4.文章中加点的两个“当然”和“一定”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5.你作为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要为“艺术永以数学为伴”主题活动写一则宣传文案,请就材料内容写出文案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长河夜渡(节选)
  焦典
  开头总是这样讲,你阿爷我,一九六五,负剑下云南。坐火车,从东北到西南。三天三夜,血脉僵硬,手脚都充血,大腿尤甚,成两枚肿胖炮弹。他笑嘻嘻对我讲,①跟当年在上甘岭,把土地炸焦黑的东西一样。
  云南偏远,群山合围。彼时草木佚名,人造卫星尚未发育,路须亲脚走过,才敲打出形状,勘探全依靠手绘地图。
  听得倦了,催阿爷,哎呀,这些听过好几遍了,讲你是怎么学到那招八卦连环腿的。
  听到起嘛,马上到了。是金沙江边,一队人进山勘探,驻扎在江旁侧一野山。月色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