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8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一)(11分)
①只有一个穿越了生命低谷的人,才是苦难的(克服/征服)者,而不是挫折的(臣服/折服)者。②人生之树的伟大之处,不光体现在它蓬勃向上、蓊蓊郁郁的枝叶和树干上,还在于它埋头向下、(孜孜以求/梦寐以求)的根须上。一个只懂得仰头而不懂得低头的人,是无法汲取生命的土壤所带给我们的宝贵营养的。
低谷处的崛起才是伟大的崛起。
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③每个人都应该是一尾鱼,而不是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那样的生活虽然自在,却也时刻潜伏着被汹涌的河水甩向岸边礁( )石的危险。真正倔强( )的生命,应该是像逆流而上的鱼群一样,昂起头,一路逆水而上,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章吗?④那摇yè( )多姿的水草不也正在为它们鼓掌吗?在逆境里拥有一颗顺境的心,在逆流里怀抱着一颗顺流的憧jǐng( ),便没有人能阻挡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礁( )石 (2)倔强 ( ) (3)摇yè( )(4)憧jǐng( )
2.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克服 折服 孜孜以求 B.克服 臣服 梦寐以求
C.征服 臣服 孜孜以求 D.征服 折服 梦寐以求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不错过生命低谷的人比喻为鱼,把企图逃避生活的困难者比喻为蝌蚪。
B.文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C.文段运用了两个反问句,使抒情更加深刻,非常富有感染力。
D.句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草舞动的情态。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①句中的“是……而不是”表示并列关系,第②句是递进复句。
B. 一个没有遍尝百草苦涩的医者,不能成为妙手回春的良医,一把没有经过烈火淬炼的刀剑,不可能削铁如泥。(该句标点使用正确)
C. 孝亲敬老、绵延至今、蓬勃向上、稳步发展,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将“控诉”改为“揭露”)
(二)填空(8分)
5.(1)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李白在《行路难》中用细腻的动作表达内心苦闷的诗句是: , 。
(3)诗人抒情,有“小我”之情,也有“大我”之情。毛主席的“ ,还看今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 (填作者)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等语句,都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天下之志和家国情怀。
(4)“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话题引起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深深共鸣。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示珍惜时间的相连的两句: , 。
二、阅读(62分)
(一)(9分)
【片段一】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选自《水浒传》第十八回,有删改)
【片段二】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选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有删改)
【片段三】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