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820字。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史记》《汉书》(以下简称“史汉”)布世以后,就研究情况而言,唐前解释《汉书》者备有名家,而《史记》“传者甚微”,《汉书》受推崇程度明显高于《史记》。至唐代,史汉评论者大抵以疏通音义、诠解史笔等为标榜。宋元以后,评论史汉者更关注史汉的文学价值,史汉文学层面的研究盛况空前,“迁固史法”“太史公笔法”“孟坚笔力”等作为文章评论术语首次亮相。
  ②从史论方面来看,宋前史汉评论呈现出明显的正反两端。东汉王充以《汉书》“记事详悉,义浃理备”,认为“甲班乙马”。而晋人张辅断言马优胜于班:“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唐人刘知几则对张辅的看法作了纠偏,并批判张辅以文字多寡来判断班马优劣的片面性。
  ③与宋前不同的是,宋元学者从文学的眼光品读史汉,且对史汉叙事论有所创获与发明。如王构《修辞鉴衡》评《史记》“以简为贵”,是对史汉辞简事约叙述特色的论述。陈绎曾《文章欧冶》称道司马迁“善序事,只陈最大事为主,主者从者,以次而略,小者不书”,可视为对史汉叙事体例的评价。张镃《仕学规范•作文》载李麃言《史记》“其意深远,则其言愈缓;其事繁碎,则其言愈简”,则更多关注的是《史记》作为实录史书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成就。还有学者注意到了迁固因节奏疏密不同造成的叙事风格的区别,如朱熹用“疏密”一词概括了史汉在叙事节奏上的异同:“太史公书疏爽,班固书密塞。”
  ④随着迁固叙事笔法论的不断深入,宋元学者对迁固文章结构法度的探求更为鞭辟向里,纷纷对史汉字法、句法、章法等予以显微阐幽。严格说来,吕祖谦虽第一个提出“迁固史法”,但最早将迁、固并称并从文学叙事层面剖析史汉叙事文法的应该是苏洵。他在《史论》中论迁固史法之长时说:“后之人其务希迁、固,实录可也。”他要求用“规矩准绳”制史法,认为迁、固笔法之妙在于“迁、固史虽以事辞胜,然亦兼道与法而有之”。此后,宋元文法理论著作中关于迁固叙事文法的探讨比比皆是,显示了宋元学者对叙事体法的深刻认识。
  材料二:
  ①宋代伊始,古文大家们以唐代古文运动为指向,继承了韩柳复兴古道、学习西汉文的宗旨。宋元学者除剖析迁固叙事文法外,还主动提出作文学习与摹拟迁固文法,史汉遂成为复古道路上主要的宗尚对象。
  ②王洙《王氏谈录•为文》首谈文章的造语下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元后,史汉文学层面研究盛况空前,“迁固史法”“太史公笔法”“孟坚笔力”等文章评论术语的出现即是一明证。
  B.张辅认为司马迁的著述语言简约并且事件全面,而班固则烦省不同,这是其言司马迁优于班固的一个主要原因。
  C.司马迁、班固叙述笔法精妙,吕祖谦从文学叙事层面剖析史汉叙事文法,第一个提出了“迁固史法”这一概念。
  D.黄庭坚和朱熹都指出师法古人首先要熟读迁固古文,韩愈柳宗元文法祖《史记》,这表明学文必读迁固韩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元学者接轨继辙,从叙述特色、叙事体例、语言表达、叙事节奏等方面对史汉叙事进行研究。
  B.宋代古文大家们继承了韩柳复兴古道、学习西汉文的宗旨,使史汉成为复古道路上主要的宗尚对象。
  C.王洙主张造语下字应取法六经、庄、骚等,这既强调了句法的重要性,又为创作提供了文章的典范。
  D.关于史汉研究,宋前对班马的评价多比较论述,或褒或贬;宋元时期则多将迁固并称抑或并论。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洪迈主张为文烦简有当,其《容斋随笔》称《汉书》用字“不为冗复”。
  B.《屈原列传》中,屈原的“迁”用笔较多,而关于屈原的“任”“疏”较略。
  C.《鸿门宴》中,“立诛杀曹无伤”,一个“立”字,写出刘邦的坚决、果断。
  D.《汉书•晁错传》中评价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是班固对晁错的毁贬。
  4.材料二②③④段围绕“迁固文法”展开论述,但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说明。(4分)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史学研究应该具备哪些精神?(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藏
  孙犁
  清晨,高粱叶黑豆叶滴落着夜里凝结的露水,田野看来是安静的。可是就在那高粱地里豆稞下面,掩藏着无数的妇女,睡着无数的孩子。她们的嘴干渴极了,吸着豆叶上的露水。如果是大风天,妇女们就把孩子藏到怀里,侧下身去叫自己的背遮着。风一停,大家相看,都成了土鬼。如果是在雨里,人们就把被子披起来,立在那里,身上流着水,打着冷颤,牙齿得得响,像一阵风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