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20字。
5.1《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除了从“食”和“居”的角度对君子“好学”的表现进行阐释外,还从 “ , ”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2)在《论语》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二、名著阅读
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②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1)请解释第①则中画线语句的意思。
(2)第①则中孔子认为“好学”的一个表现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请结合②③两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入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