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6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课时规范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写景状物。我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绝好地提供了写作机会。(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苏轼在《赤壁赋》中寥寥数笔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______,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仍如______一般,看到波光粼粼的江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目望去,皓月在云间穿梭。
托物言志是古代游记散文的又一特点。在中国的山水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物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古代许多文人雅士,置身于田园山林之间,______在风花雪月之中,虽放浪形骸,潇洒飘逸,但难消人生多舛的伤感与无奈。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给山水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假托游山之行,得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______,让世人领悟到治学态度的谨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时不我待 身临其境 徘徊 金科玉律 B.时过境迁 身临其境 徜徉 至理名言
C.时过境迁 设身处地 徘徊 金科玉律 D.时不我待 设身处地 徜徉 至理名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成为历代文人绝好的写作机会。
B.我国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为历代文人绝好地提供了写作对象。
C.数不胜数的我国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成为历代文人绝好的写作对象。
D.我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才华卓越的文人加上秀丽的景象 B.秀丽的景象和才华卓越的文人
C.秀丽的景象受到文人们的钟爱 D.文人们十分珍惜秀丽的景象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
4.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苏轼游赤壁抒发了人生感悟,姚鼐登泰山赞美了大好河山。请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示例:登高望远,杜甫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叹。
夜游赤壁,苏轼 。
冒雪登山,姚鼐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