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孟子》两章 课型:阅读课
执笔:程 璐 授课形式:学法指导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积累四类实词、背诵名篇、译说文段、明确观点与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论证力量
3、情感目标:认识“舍生取义”和“忧患意识”的重要观点及其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与背诵、掌握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舍生取义”和“忧患意识”的重要观点及其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①引领式(1+1):教师引导,学生跟进;②自学三法:a.抓句式,促背诵;b. 抓四类字,学积累;c. 抓论证方法;巧分析;③比较法(求同存异):板块推进、比较阅读。
教学用具:朗读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本班增删内容
第一课时
要点:引入课文、简介孟子、诵读《生》、传授方法
程序:
一、导入(3分钟)(☆意在自然引出《孟子》一书,走进课文)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请学生简说)
二、简介孟子(3分钟)
1、孟子属于哪一家,提出了什么观点?(仁政、民本、反对不义战争、人性善)该家还有一个代表人物是谁?二者的地位高低如何?(至圣与亚圣、孔孟)
2、《孟子》一书的编者与特点:①运用排偶,使文章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咄咄逼人;②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今天有幸学习两篇精品《鱼》《生》,都充分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气势与论辩特色。
三、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分钟)
㈠明确目标(1分钟) 板书三步自学法,要求学 生认真领悟,将自学第一篇
㈡教师引导
1、诵读(方法一:抓句式,促背诵)(12分钟)
①读准字音(标注字音);②读准重音与停顿(可放朗读带或领读或点读);③★读出句式特点(排比与对偶);④读出层次(内外、主客观);⑤背诵(抢背、展示、演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