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80字。
山东省德州一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德州一中 孔明
一、古诗积累
1..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8分)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 , ”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 ,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陈与义回忆往昔,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写下“杏花疏影里,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 ? ”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 ”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理解
(一)(12分)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馀。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三藏马上心惊,急兜缰忙呼行者。行者道:“师父有何吩咐?”三藏道:“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行者笑道:“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防护。”那长老只得宽怀,加鞭策马,奔至山岩,果然也十分险峻。
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宵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行者大惊,走近前,把唐僧抬着脚,推下马来,叫:“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慌得个八戒急掣钉钯,沙僧忙抡宝杖,把唐僧围护在当中。
……
话分两头。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他在那半空里,正然观看,只见三个徒弟,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各准备。这精灵夸赞不尽道:“好和尚!我才看着一个白面胖和尚骑了马,真是那唐朝圣僧,却怎么被三个丑和尚护持住了!一个个伸拳敛袖,各执兵器,似乎要与人打的一般。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似此模样,莫想得那唐僧的肉吃。”沉吟半晌,以心问心的自家商量道:“若要倚势而擒,莫能得近;或者以善迷他,却到得手。但哄得他心迷惑,待我在善内生机,断然拿了。且下去戏他一戏。”
行者心中暗想:“这泼怪不知在那里,只管叫阿叫的;等我老孙送他一个‘卯酉星法’,教他两不见面。”好大圣,叫沙和尚前来:“拢着马,慢慢走着,让老孙解解手。”你看他让唐僧先行几步,却念个咒语,使个移山缩地之法,把金箍棒往后一指,他师徒过此峰头,往前走了,却把那怪物撇下。他再拽开步,赶上唐僧,一路奔山。只见那三藏又听得那山背后叫声“救人!”长老道:“徒弟呀,那有难的人,大没缘法,不曾得遇着我们。我们走过他了;你听他在山后叫哩。”八戒道:“在便还在山前,只是如今风转了也。”行者道:“管他甚么转风不转风,且走路。”因此,遂都无言语,恨不得一步过此山,不题话下。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有删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提防(tī) 悚惧(sǒng) 兜缰(dōu) 急掣
B.模样(mó) 山凹(āo) 钉钯(pá) 险峻
C.半晌(xiǎng) 敛袖(lián) 倚势(yǐ) 九宵
D.卯酉(y??u) 咒语(zhòu) 撇下(piē) 拽开
3.下列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赏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劫难。
B.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这句话是此回中猪八戒所说。
C.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孙悟空“使个移山缩地之法”,体现了他的“神性”;怒摔红孩儿,则表现了他的“猴性”;念着自己过去与牛魔王的交情,想从红孩儿那里讨个人情,又体现了他的“人性”。
D.《西游记》虽写神幻世界,但其目的也是讽刺社会现实。如本回中山神、土地神被妖精盘剥等形象地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民不聊生的现状。
4.下列对《西游记》艺术特色表述不当的是( )(3分)
A.以浪漫主义手法创造出奇幻的神话世界:《西游记》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形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艺术境界。
B.神话人物的塑造,既有神的本领,人的个性,又有动物的特征,是神、人、兽三位一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都具有这个特点。
C.孙悟空身上就很好的表现了“人性、猴性、神性”的合一。
D.猪八戒虽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大嘴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个普通人,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5. 人与人之间往往彼此影响,共同成长。下列三组人物也有类似的关系,请选择一组,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孙悟空和唐僧《西游记》 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
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二)(10分)
(甲)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①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②。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③。
【注】①平山堂为苏轼恩师欧阳修生前所建。苏轼曾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