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50字。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走进婺里去活动一:梦回明招山纵笔访群贤。(10分)      
  八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金华武义城东的明招山下,悠悠的晨钟声像往常一样响起。一批批□而来的名流学子,从四面八方会聚在明招寺的讲堂里。他们静静地肃立着,等待着老师从朝(A.zhāo B.cháo)阳的光芒中走来……是谁点燃了他们沸(téng)  的思想?又是谁,引领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探寻和思考呢?
  他,就是一代理学大师吕祖谦(浙江金华人)。他开创了“婺学”,主张经史并重,学术上采取(jiān)  容并包的态度,是中国思想史上“坐标式”人物。
  (1)根据上面文字,完成①﹣③题。(4分)
  ①填入文中□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1分) (   )
  A.莫名      B.慕名
  ②加点字“朝”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zhāo      B.cháo
  ③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沸(téng)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jiān) 容并包
  ②“朝阳”早晨的太阳,“朝”读“zhāo”。故选:A。
  ③“沸téng”写作“沸腾”,“jiān容并包”写作“兼容并包”。
  (2)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邀请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在信州鹅湖寺举行一场南宋史上最高级别的学术大辩论——鹅湖之会,当时文化思想界的名流纷纷闻讯而来,真可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2分)
  (3)根据下面材料和你的积累,推断吕祖谦名(祖谦)与字(伯恭)的联系。(2分)
  吕祖谦的得意弟子洪无竞,请他为自己取一个别字。吕祖谦主张既不能过度追求,也不能没有追求,于是针对“无竞”之名为他取别字为“求仲”。“仲”在古汉语中是“中”的意思,“求仲”就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九渊雕像前有“百世大儒”四个字。假如在吕祖谦雕像前补充类似信息,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   )
  A.须眉             B.尊君               C.先贤
  2.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10分)
  这里是冰雪的故乡,人才的摇篮。仰望苍穹,神舟飞船里有龙江人的身影:逐梦冰雪,冬奥赛场上龙江健儿屡获冠军。育才中学九年一班开展以“大美龙江,浪漫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就“如何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请写出你的三条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班级的体育委员,如果可以现场连线范可新、武大靖和高亭宇几位冠军,请你就同学们关心的某个问题向其中一位提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的央视大剧《青山不墨》讲述了小兴安岭两代林业工人投身祖国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的感人故事。语文兴趣小组创作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下面这段话,按照对联的要求补写下联。(2分)
  郁郁葱葱的青山虽不曾着墨,千年来守护着我们的梦想;
  碧绿的流水虽没有弦,却是一架万古不变地弹奏着乐曲的琴。
  上联:青山不墨千年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古诗词阅读。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5分)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3.从“空山不见人”“深林人不知”“涧户寂无人”三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王维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
  4.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最喜欢上面哪首诗中的“诗画”之境?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