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52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上)白山市高二教学质量监测
语 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本细读”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 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 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需、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 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 宿。”受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 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 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 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
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
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 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 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 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并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 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
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的,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
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
高二语文 第1页(共12页)
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 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 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
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 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 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本细读”也可称为“文本批评”,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可追溯到中国古代
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B. 把批评的首要职责放在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和评判上,这种做法被质疑为
割裂了文本与外部的联系。
C. 美国文论家韦勒克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分为“内部的”研究和“外部的”研
究,该区分忽略了渊源关系的研究。
D.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努力进入文
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提出方法和要求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
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引用《文学批评导引》的内容,阐述了文本批评的概念,指出该概念对我国文
学批评的影响之大。
C. “文本细读”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按照时间
先后顺序进行论述的。
D. 文章末段提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济金根》的评价,是为了论证批评家要保持客
观、公正的立场。
高二语文 第3页(共12页)
3.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的观点
的一项是(3分)
A. 《记念刘和珍君》中“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
很温和”,可看出刘和珍性格。
B. 《 玩偶之家》塑造了一个极度自私、虚伪的海尔茂形象,这一形象身上体现了资产
阶级“男权社会的主导观念”。
C. 《荷花淀》中,水生嫂月下编席的场景和月光下的白洋淀,表现了白洋淀地方的特
色,营造了优美、宁谧的氛围。
D.《 大卫•科波菲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在艰
苦环境中通过自身奋斗逐渐成长的故事。
4. 中国的文学批评经历了哪些变化发展?请简要说明。(4分)
5. 怎样才能做出好的文学批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流光似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男孩子们又要一艘划艇。
他们的爸爸说:“没问题,我们回卡塔吉娜再买。”
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远比父母想像中坚决。
他们齐声说:“不,我们现在就要。”
他们的母亲说:“首先,这儿只有淋浴间的水可以划船。”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