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730字。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为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摘编自费孝通《美美与共》)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并都提出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元素为“已”所用,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
B.材料一中“盲目崇拜”“闭关排外”的说法,和鲁迅《拿来主义》中提到的“送去主义”“闭关主义”非常相似。
C.材料一认为,“美美与共”文化心态与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互抵触,因此会遭到人们的强烈抵制和攻击。
D.材料二强调,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着各自的评价依据,也会受到来自文学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双重压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仇视西方,发达国家妄自尊大,这种对立局面让费孝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落空。
B.即便五四时期的汉语白话文学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汉语白话文学比中国古典文学更贴近当今现实。
C.五四新文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佐证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三者可以协调发展。
D.只要人们意识到中国文化负有“改变世界”的使命,就不会去追求儒冠儒服之类等徒具形式感的中国传统仪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井底之蛙”为喻,论述了发达国家妄自尊大、只顾推销自身“文明”的危害。
B.材料二对比了“盗火者”与崇洋分子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目的,指明区分二者的标准。
C.材料二围绕中国文化进行论述,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体现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
D.材料二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话,意在提升从事清理和阐释中国文化工作的学者的地位。
4.面对纷至沓来的“异文化”,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
5.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鸭子
韩映山
“你这就去吗?”娘在屋里问,“早些回来,记着赶鸭子。”
中秋答应着出来,把鸭子赶到淀沿上,鸭子“噗隆隆”地飞到水里去了。中秋像嘱咐小孩儿似的说:“别老在水里玩!傍晚我撑船赶你们。大凸头再调皮,八月十五就杀肉吃。”鸭子好像没理会,扎着猛子跑了。
淀边有一只漂在水里的小船,油光锃亮。中秋提了锚,登上小船,小船轻轻一歪。他点了一篙,小船翘着头离开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