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85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默写。
徜徉于古诗文的海洋,我们在“日月之行,若出其里;(1)_______,(2)______”(《观沧海》)中读出了曹操的博大胸襟;在“(3)_______,(4)_______”(《秋词》其一)中感受到刘禹锡虽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在“(5)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中看到杜甫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在“(6)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中读出李商隐想象中的回家团聚时的快乐;在孔子的“(7)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中明白了学习要思辨结合;在诸葛亮的“淫慢则不能励精,(8)_______”(《诫子书》)中懂得了做事要清除杂念,宁静专一;在谭嗣同“(9)_______,(10)_______”(《潼关》)的诗句中吟咏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根据语境作答。
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在史铁生与母亲的①jué( )别中,收获了“好好儿活”的勇气: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下,散尽不宁的心绪②( );在沉默③guǎ( )言的牧羊人身上感受到坚定的信念:在一只被虐④( )待却不能辩诉的猫的故事中体会到悲天悯人的情怀……
文字的魅力,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单的A(组织 组合),倾注情感后再赋予它斑斓的色彩,B(灵动 灵活)成一幅靓丽的画卷。
文字是一种力量,可以使茫然者,自卑者,失败者。文字可以记录现在,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组织 组合 灵动 灵活
(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文中横线处 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重拾骄傲②找到方向③拥有自信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是孔子。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伊索寓言》是古罗马作家伊索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编写的寓言故事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的人。
C.《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春秋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而成。《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都出自本书。
D.《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白求恩》《猫》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鲁迅、毛泽东、郑振铎。
二阅读(53分)
(一)(14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昔者曾子处费(地名),费人有与曾子同名同姓者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注释]杼(zhù):织布梭
4.请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5.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一人又告之曰
A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B.有闻而传之者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久之,目似眼,意暇甚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