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80字。
《师说》 同步练习
一.课内巩固阅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释)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
①吾师道也 ②耻学于师 ③孔子师郯子 ④小学而大遗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吾从而师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B.①③/②⑦⑧/④⑥⑤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D.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5.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批评指责的一项是( )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⑥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正。韩愈曾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