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3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课外补充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古代诗歌阅读: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①指竹叶青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重阳”二字引起“饮酒”“登高”的传统习俗,照应诗题中的“九日”。
  B.诗人虽登台却不能饮酒,连菊花也不开放,这让诗人倍感失落和无奈。
  C.颈联虚实相生、视听结合,“日落玄猿”和“霜前白雁”牵动着诗人愁绪。
  D.该诗全篇皆为对句,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
  (2)本诗和《登高》同为唐大历二年杜甫客寓夔州之作,《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在本诗尾联中也有体现,请简要分析。
  2.古代诗歌阅读: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①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贺铸,北宋诗人,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登高抒怀诗,描写了诗人病后登上快哉亭时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雨后的清蝉在树上得意地鸣叫,这与仕途失意的诗人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C.颔联描写诗人讨厌自己频繁喝酒,梦后倚楼心中悔恨无限,突出了诗人思乡之浓。
  D.尾联抒情,写诗人辜负故乡亲友赏菊之约,心中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
  (2)同属病后登高所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古代诗歌阅读:  
  始闻秋风                 
  [唐]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①。五夜飕飗②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③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刘禹锡在被贬二十三年后,于宝历二年应召回到洛阳,其时他已是鬓毛花白的老翁了。②飕飗(sōuliú):形容风声。③边,指边塞。拳毛,指马身上卷曲的毛。④眄(miàn):斜视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始”字,点明是初秋的第一阵风,而“闻”则告诉读者,本诗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秋风的。
  B.诗歌前四句,主要是扣题而写。前两句是整体写秋的到来,后两句则具体写夜中秋风,既有泛写又有特写,二者相互配合,把秋天写得有声有色。    
  C.诗歌最后两句,笔锋一收,又回到秋天的景观上来,把秋天独有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有景有情,景烘托出情,情寓于景。
  D.“秋日”、“登高”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