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20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学设计理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部编教材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章回体小说节选。本课通过叙述林冲怒杀贼人,逼上梁山的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鞭笞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和历史必然性。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应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林冲作为“梁山好汉”之一,他是所有人中最不可能上“梁山”的人,他的意义就在于他是“官逼民反”的最典型人物。从这一点生发,我确定了通过探究林冲“忍”与“不忍”为切入点,通过几个思考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合作交流、挖掘探究,自主生成对文本的认知,从而领悟《水浒》这部小说的主题,让学生从更高层面上去认识文本。
二、教学过程设计及预期效果:
课前准备:
1.通过印制导学案的相关链接补充原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中有关林冲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更多了解林冲。
2.由于古典章回体小说生字词比较多,要求学生疏通文本,读准字音。
教学过程:
主要围绕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即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思想性格由“忍”向“不忍”转变,设计问题,一步步探究林冲实现性格蜕变的过程,进而理解作品主题。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集中力量突破、深化。
教学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实现师生、生生及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加深认识,得出结论。
预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看到《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在塑造人物性格时,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而感受经典作品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和影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情节发展体会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过程;
2.学会辩证看待“忍”与“不忍”。
【教学重点】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通过情节发展分析人物性格发展。
【教学设想】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分析林冲的一人物形象,理解随着情节的发展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领悟文章“官逼民反”的主题
【教学方法】
本课时教学采用“导学法”教学。教师课前印发预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