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130字。

  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周朝的制度,向称“封建”,英文总是译为feudal,其实封建制度与欧洲的feu-dalism(封建制度)只有某些方面相似,而且其相似处在精神方面,高不一定在实质。大致说来两方都是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理论上封地都处在九条大型方格的地带里,各与国都同心。事实上这种方格在地图上也画不出来,况且当时西安也不是全国的中心。可是这间架性的观念则不难领会。
  虽说有如此大刀阔斧而不合实际的观念,周公很多的创设还是可以在事实上证明,而且下及纤细之处。其中奥妙不难解释:他所有组织国家的方案着重在至美至善,符合自然法规。虽说迁就融通之处所在必有,其下级则务必先竭心尽力做到理想上的境界,同时上级也不时向下级施加压力。及至最后真是力不从心只好任其不了了之。中国政治思想家受官僚主义影响,经常重视形式,超过实质,可算其来有自了。年久月深,当初技术上的需要,日后也就被认为是自然法规之一部。
  周公另一创制是将封建与宗法关系结为一体。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城人众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的姓氏,绿田于当日部落国家的名号)。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即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仍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他们在周朝成立时,即各在领地内拥有地产。他们也兼有军事领导权。在周朝的前期,世袭的武士兼统治阶层,与一般人众有别。
  周朝全国的耕地据说构成一种“井田制度”。一“井”,包括约四十英亩方整的土地,每边各以三分,割成九个等方块,每块约4.5英亩。八家农户各耕耘外围的八块方地,并共同耕种当中一块“公地”,亦即公侯所领之地。这样的安排,不必全照规定一成不变地办到,却好像已在广大的区域内施行。显然当日农民认为在中央地区无代价的工作,有如一种公众的义务。流传所及,今日中文字里公众之“公”也与公侯之“公”无别。
  说是周朝创造了封建制度,并不言过其实。事实上周人借着封建,广泛地推行了农业。因为封建又与宗法相连,才保持了全局的稳定性。这后来被称为和平共存的原则,日后被孔子一再称颂,而将它归功于文王和周公。以上一再提及的注重形式超过实际,又尽力于仪节的种种特性也与以农立国的中国结下了几千年的不解之缘。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成文记载的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历史,在政治理性方面取得比较系统的成就是在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商王朝存在于大约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这一时期,在位统治500年左右。公元前106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灭掉,同时周王朝建立。周人克殷之后,明确施行分封制;周天子利用或采用一级一级的分封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家天下统治网,即政治权力层级化的强人(诸侯)的联邦或强人(诸侯)的联盟,对广大的民众即政治上的被压迫者进行奴役和剥削。所谓的封土建国主要而直接地就是这一个内容,就是“封诸侯,建同姓”。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为周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朝的封建制度与欧洲的封建制度有同有异,其相似之处在精神而不一定在实质,双方大致都是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
  B.周公有两个创制:一个是按国之大小,以五等面积将诸侯分为五级,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一个是将封建与宗法关系结为一体。
  C.周公的封建观念虽有不切实际的一方面,但很多创设可以在事实上证明,而且触及细枝末节,其中奥妙是周公组织国家的方案追求至美至善,符合自然法规。
  D.孔子一再称颂和平共存的原则,并将之功归于文王和周公,同时也认为这些举措注重
  形式大于实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朝取代商朝之后,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历史在政治理性方面取得比较系统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制度上。
  B.周天子采用分封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家天下统治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封制度保卫周朝,因此封建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化制度化的基本模式。
  C.周朝的宗法制度实质是规定了按照血亲流脉关系的远近来分配政治利益和政治权力的规则,其目的是建立等级化的政治权力继承和流转的规则与制度。
  D.儒家所强调和维护的“定分”其实就是分封宗法制,强人政治逻辑和状态所内在决定的特权政治是其基本的内容和特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B.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D.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左传》)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周朝的制度,请概述其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在介绍周朝的制度时,两则材料在论证语言和论证方法上分别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桃花铺
  喻永军
  洋浜是莲城的一个湖,在城西。
  大洋浜的水顺着山与山之间的谷地,延伸进山中去了,延伸了多远?没有人知道。老侯也不知道,但老侯听专家说过,大洋浜的水容量相当于六个西湖。老侯很惊讶,六个西湖呀!老侯年轻时到西湖去过一次,觉着西湖的水无边无沿,他心里更看重大洋浜了。
  老侯每年都要进山几次——六叔住在山里。六叔种地,老侯常常托人从城里给六叔带去一些种子、化肥,附带一些水果,有时买几斤肉。老侯进山得从水上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