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50字。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4 年1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某校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班级为单位,以教材为依托,组织模拟申请优秀文化遗产项目,请你加人“申遗小组”,参与其中,完成任务。
1.在装订成册的申请材料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材料"十个字作为项目标题。(1分)
第一部分 模拟申请项目
[材料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障,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层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甲]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取材(苏州园林》)
[材料二]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乙]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销、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取材《梦回繁华》)
2.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校对两个材料中加点字的字音,校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称(chèng) 池沼(zhào) 停泊(bó) 纤夫(qiàn)
B.对称(chèn) 池沼(zhǎo) 停泊(bó) 纤夫(qiàn)
C.对称(chèng) 池沼(nào) 停泊(bǎi) 纤夫(qiān)
D.对称(chèn) 池沼(nào) 停泊(bǎi) 纤夫(qiān)
3.小组成员对文段中画横线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层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的意思,所以“重峦叠障”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春天出现的微寒天气”的意思,所以“春寒料峭”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形容人多,很拥挤”的意思,所以“摩肩接踵”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往来不断,前后相接”的意思,所以“络绎不绝”一词中有错字。
4.你想知道[材料一]中“雷同”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雷同"的解释为“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雷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座以上的桥梁,一座一个样。 B.景物配合着布置。
C.两座以上的桥梁,座座都一样。 D.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5.在【甲]【乙]两处填人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冒号【乙]逗号 B.[甲]冒号 [乙]冒号
C.【甲]句号【乙]逗号 D.【甲]句号 [乙]冒号
第二部分 模拟辩论会
班级准备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下面是“申遗小组”起草的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为了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拟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模拟申遗答辩会,答辩会在学校三层会议室举行,特邀请您担任首席评委,您的参与会让我们的辩论会更有时代意义。
恭请您莅临指导!
申遗小组
2023年6月1日
6、邀请函中两处画线语句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2分)
答:___-
第三部分 模拟实践总结
7.活动结束后,“申遗小组”要求同学们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写作成果,请在横线上补写语意连贯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座座建筑,一幅幅画卷,一首首诗词,一个个民俗活动,它们永远昭示着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它们像一束束火把,照亮我们探求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