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390字。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艺术形式——数字艺术,在国内外迅猛发展。数字艺术在产生仅20余年的时间里,就形成了一个远远超过传统艺术规模的庞大生态系统,由此而建构起来的艺术秩序也相应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嬗变:一方面,数字艺术不仅在数量和种类上形成了远超传统艺术总量的生态规模,而且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畛域;另一方面,互联网数字艺术的野蛮式生长也催生出致瘾文化、低俗文化、流量文化、虚假文化、饭圈文化、算法文化、盗版文化等病象和乱象,甚至引发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对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网络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近年国家“清朗”专项行动的重点治理领域。显然,数字艺术发展中所暴露出的上述诸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美学命题,也不再是一个艺术伦理命题,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法理命题,必须引入法理思维和法理机制才能有效应对。
单纯依靠艺术美学和艺术德性构建的路径(如同传统艺术那样),已经不足以有效应对诸如数字艺术致瘾、低俗、怪圈、网暴、盗版等病象和乱象,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方法,直接考察比较古今中外的一些典型人类社会行为,从中获得了一条灼见——一切人类社会行为都不得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权利。它不仅规定出一切人类社会行为的权利和义务的边界,而且也规定出勘验法理非义行为及其对抗行为的基本原则:其一,人类身心健康权利乃是一项人人享有的天赋的、普遍的和基本的权利,它是人类其他权利的原点和渊薮;其二,一切人类社会行为都不得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权利,这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身心健康乃是一项普遍的基本的义务;其三,一切对他人权利的侵犯行为和对他人义务的中止行为都构成法理上的非义行为;其四,针对一切法理非义行为,只有采用法理对抗行为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为什么数字艺术在产生仅仅20余年的时间内,其规模和数量就能远远超过传统艺术数千年所积累的总和?数字技术所引起的人类艺术生产创作权利的急遽扩大,这种权利的扩大不是指人类艺术创作能力或审美能力的提升,而是指人类艺术传播能力和权利的大幅提升。传统艺术秩序所建构的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单向度的艺术创作和发表机制。比如某人有权创作一部小说,但小说的发表权则掌握在文学期刊或出版社的手里。鉴于发表权与创作权的极大不对等和不平衡性,传统艺术的创作权本质上是一种少数精英才具有的特权。
然而,数字技术彻底颠覆了这一权利机制,互联网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天然赋予了每一个网民同等的艺术创作权和发表权。数字艺术实践中的诸多病象和乱象的出现,要么是因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艺术迅猛发展,在数量、种类、审美经验、对大众的身心健康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优势超过传统艺术。
B.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方法设定人类社会行为的权利和义务的边界,也指出勘验法理非义行为和法理对抗行为的基本原则。
C.构建数字艺术精神损害维权机制,需要国家公诉机关、司法机关积极参与配合,尽可能避免由数字艺术所引致的损害。
D.数字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同时数字艺术也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数字艺术带来的艺术秩序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艺术的生态规模以及审美体验上,还包括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B.因为传统艺术的发表权与创作权存在极大的不对等和不平衡性,所以数字艺术的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传统艺术数千年的总和。
C.数字艺术精神损害机理的揭示,以及一整套数字艺术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制的构建等,填补了数字艺术研究领域的空白。
D.传统艺术可以借鉴数字艺术的新的创作手法和创作形式实现顺利发展,如数字化的舞蹈表演、数字动画电影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传统艺术品的发展也正逐步与数字技术接轨,传统艺术创作借助新媒介升级迭代,艺术品新业态得到创新发展,开拓了数字文化艺术品消费的新场景。
B.鉴于数字艺术精神损害所涉及的往往不是单一社会主体,因此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安全非义行为,对此类行为的追诉应由国家公诉机关来承担。
C.近年来,数字艺术迅速成为艺术展览语汇中的热词。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都出现了数字艺术专题展,北京已经举办了四届亚洲数字艺术展。
D.数字艺术的创作方式采用计算机、图形学等数字化工具,艺术家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创建和操控艺术作品,实现对艺术形式的自由探索和创新。
4.请结合材料,为“数字艺术”下一个定义(不超过80个字)。(4分)
5.为什么要构建数字艺术的法理机制?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牵风记[注](节选) 徐怀中
九旅每隔一段时间,要组织一次时事报告,称之为“大报告”。今天的大报告,主讲人是旅参谋长齐竞,题为《当面敌我态势抵近观察》。齐竞的演讲,受到大家的热切期待。都说,“五号”的时事报告是一场豪雨,真解渴!
齐竞从来不带讲话稿的,张口就来,有冷静客观的战局分析,又具有一定军事理论色彩;有主观热情的高度发挥,又不乏幽默与生动有趣,如一篇篇鼓动性极强的战斗檄文。
那些老总,做大报告不受欢迎,倒也并不感觉太丢面子。现成找到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