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10字。
雷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戏剧常识、作者概况及《雷雨》剧情。
2、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3、通过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把握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过程与方法:1、学习阅读和鉴赏戏剧文学的方法,培养艺术情趣。
2、学生自排自演,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迷人魅力。
情感态度于价值观:1、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2、多层次解读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2.学习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三、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四、教学方法
品读、分析、讨论、表演、评价
五、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使你想到什么呢? (明确: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
二、《雷雨》的标题和情节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亲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周萍开枪自杀,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不幸送命……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三、关于作者
曹禺(1910一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922年入南开中学,加入“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于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代表作还有:《日出》 、《原野》 、《北京人》 等,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
四、关于戏剧
1、什么是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文学剧本。
2、什么是戏剧三要素?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人物语言(台词)————对话、独白、旁白等。
舞台说明: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