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20字。

  芣苢
  《诗经•国风•周南》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摄”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衰衰,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二、关于《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1)内容上包括:
  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
  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
  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
  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
  (2)《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3)《诗经》六义:
  “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①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