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570字。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
  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一直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文宇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
  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
  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
  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
  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样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
  (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伍德认为中国人始终信守“斯文”,尤其是对作为基石的汉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的相信,是中华文明能长期存续的一个原因。
  B.伍德认为杜甫能超越李白成为中国最伟大诗人正在于他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
  C.屈原、李白、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大家赢得后人的尊重,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D.鲁迅所谓“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就是中国人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的生动诠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现代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我们依然能在当下找到古代文化的含义,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杜甫的诗歌就是最好的证明。
  B.“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这句话恰恰体现出儒家的仁义道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以文化人的基础性作用。
  C.古老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尾用一对蝴蝶翩翩飞舞象征爱情的永久不渝,将悲剧的题材处理成爱与生命的自由,这是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D.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往往可以通过平凡的细节描写来完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文学力量。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孙犁《荷花淀》中约水生嫂探望丈夫的一个女人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茹志娟《百合花》中新媳妇明知道小战士已经牺牲,“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C.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自己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但积习让他把情感藏在“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等八句诗里。
  D.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对天发誓:“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如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
  4.在与迈克尔•伍德的对话中,他强调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用了哪些事实性论据表明这一点,请结合材料概述。(4分)
  5.孙犁小说《荷花淀》描写水生夫妻话别的情景,有人曾质疑这种描写过于平淡,远不及西方文学浓烈的感情表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闸述你的理由。(6分)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6~9题。
  彭德怀印象
  [美]埃德加•斯诺
  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