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60字。
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
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
诗人常常借景抒情,将客观景物赋予主观感感情色彩。“(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写出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2)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借花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悲痛:“(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则在诗人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王绩《野望》)在萧瑟怡静的秋天景色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境:“⑤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道出了漂泊在外游子的孤寂落寞:“(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则赋予静态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防御(yù)纤维(qiān)无动于衷自出心裁
B.记载(zǎi)推崇(chǒng)惟妙惟肖磨肩接踵
C.消逝(shì)洗涤(dí)张目结舌坦荡如砥
D.倔强(juè)濒临(bīn)潜滋暗长和颜悦色
3.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秋天深了,天空渐渐湛蓝,变得透明,眼前的山水突然安详()了。人被一泓秋光包裹着。秋天有光,山峦墨绿之光,河水潋滟之光,天空深邃之光。年年最爱秋光好,古人更早发现了秋光,在诗词里一次次书写:“高梧叶下秋光晚”“小院秋光浓欲滴”“露洗秋光透……秋意在各色瓜采里。石榴挂色,梨已青黄,紫色的葡萄一串串饱满熟透了,青枣越来越大,开始泛红,柿子()发黄变软。后山的栗子树(),撑开了肥大的斗篷,露出深红的皮壳,惹得顽童眼馋。人在街巷里闲游,触摸活泼泼的市井生活却能感受到秋意。秋意从铺地的方砖里涌上来,秋意从红墙黄瓦中挤出来,秋意从钟鼓楼里游过来,秋意从老城墙下冒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位老先生在老房子里转悠,举手投足颇有些俗世的清雅。
(1)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寂然依次稀稀疏疏
B.寂寞渐次枝繁叶茂
C.寂寞依次稀稀疏疏
D.寂然渐次枝繁叶茂
(2)联系上下文,修正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墙角石灰有些脱落斑驳
②走过了春夏的灯笼有些陈旧了
③裸露出藏青色大砖
④衬着粉饼般色调的外墙
A.②③①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文章着重塑造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
B.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始龀”指七八岁,“而立”指三十岁,“丈夫之冠也”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二、三两联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如陶渊明的《饮酒》就属于律诗。
D.《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二阅读(55分)
(一)你班举行以“古代战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9分)
活动一听战争故事,走进“风云人物。”(14分)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