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30字。
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思念,是诗词的永恒主题。温庭筠的“ , ”(《商山早行》)借写梦中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李商隐的“ , ”(《无题》)借希望青鸟传信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苏轼的“ , ”(《水调歌头》)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2)古人笔下的志趣理想,常表达得比较委婉。如《岳阳楼记》中的“ , ”借与友人论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湖心亭看雪》中的“ , ”则是借一个世俗人之口表达自己超群脱俗的志趣。
2、同学们就“文学群像成因”这一话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注释]①暨:到。②隩:同“奥”,深。③貉:动物名称,皮毛很珍贵。
(1)根据提示,完成填空。(2分)《卖炭翁》中“绫”“纱”这两个从“纟”的字都指编织品。结合语境可推断《负暄之献》中“缊餍”“绵犷”的意思分别是“ ”和“ ”。
(2)《负暄之献》中田夫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内容,加以分析。(3分)(3)根据以上资料,概括宋人整体形象。(3分)
【搜索 宋人资料】
◎材料一
此必有其故矣。《汉书 地理志》记宋俗云:“其民有先王之遗风,重厚多君子。”盖战国习俗轻薄谲诈①,视重厚之人为愚,殆其一因也。而其最重要之原因,似当属于宋襄公。按《春秋 鲁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与楚战于泓,其臣请襄公及楚师之未尽渡击之。襄公守礼,不可。又请及楚之未陈②击之,襄公又不可。其卒也,宋师大败,襄公亲伤,数月而卒。”
(选自杨树达《积微居文录 说晚周诸子中之宋人》)
◎材料二
宋为周室之宾③,先朝胜国④,其势最孤,又处四战之地,入春秋以来,内乱外患更迭相乘,无时或息。故赞助齐桓,独出诚意。惟宋国四围,无可发展,其势本弱,故谋霸不成,为楚所败。
(选自钱穆《国史大纲 齐桓晋文之霸业》)
[注释]①战国习俗轻薄谲诈:指当时列国之间或纵或横,为利益所驱使,背信弃义在所不惜。②陈:同“阵”,这里指摆好阵势。③宋为周室之宾:这里指周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宋,管理殷商遗民。④胜国:被灭亡的国家。
(4)宋人为何多是这样的形象?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推测理由。(4分)
(5)根据以上过程,概述“文学群像成因”的探究结论。(4分)【迁移 文学群像】
(6)小鹿想进一步探究名著中的“人物群像”,参考如表这组论文标题,从以下选项中任选其一拟写标题,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论述。(5分)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群像刻画
◇沉默的大多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群体形象研究
◇试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农民群像
备选:
甲《骆驼祥子》 提示:祥子、老马儿……
乙《水浒传》 提示:林冲、鲁智深……
丙《简 爱》《傲慢与偏见》 提示:简 爱、伊丽莎白……
3、阅读下列三则链接材料,联系全文,请你从人类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二: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5月3日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车展上,有95台新能源汽车亮相,众多汽车商都将推出新近研发的节能、环保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
材料三:目前,北京市政协向全社会发出“提倡绿色出行、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号召人们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
探究结果: 。(4分)
二、现代文阅读(55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8题。(20分)
爆 花 梁刚
儿子成了众人眼中的差生,这是王莉没料到的。都说儿子遗传妈,但王莉是个学霸,名牌大学的硕士。即便基因遗传出现错误,也不该走得太远。
但儿子偏偏就偷工减料了,就少了好学、勤奋的染色体。从小学到中学,儿子一直与王莉对峙着,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全班第一,只是王莉在这头,儿子在另一头。这种极端,仿佛太极的阴阳,让王莉喟然长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