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10字。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判断注音的正误(用“√”或“×”)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着落(zháo)   鄙薄(bó)   称职(chèn)    畏罪潜(qián)逃
  静(mì)    (nüè)待    (bì)护      怪(dàn)不经
  2.古诗文默写。(10分)
  诗文不仅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和感悟,也融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1) ▲ ,(2) ▲ (《次北固山下》)借船上所见景色,抒写开阔的胸怀;“(3) ▲ ,(4)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5) ▲ ,(6) ▲ (《潼关》)把山水写活了,能让人强烈感受到那股勇往直前的冲击力;孔子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发出了“(7) ▲ ,(8) ▲ ”(《<论语>十二章》)的感慨……
  为弘扬中华文化,学校组织了校园诗词大会,其中“组合飞花令”环节,请选手轮流说出包含动物和数字的诗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包含动物“马”和数字“一”,请你也写出这样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9) ▲ (10) ▲ 。”
  3.根据语境作答。(7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 , ▲ , ▲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A)他有“硕士”“博士”甚至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B)。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增长知识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你,开始行动了吗?
  (1)文中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A.既然  纵然   B.危言耸听   虚张声势
  (2)文中横线处三个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那是不可想象的   ②却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③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3)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病句。(2分)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诗歌中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的诗句,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家母”谦称自己的母亲。
  “卑职”“赐教”是谦辞,“尊驾”“拙见”是敬辞。
  C.《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俄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D.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鲁迅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 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郭假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假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假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假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假谓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假传》)
  [注]①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②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官名。④野亭:郊外的亭子。
  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闻 使 君 到 喜 故 来 奉 迎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使君何日当还②得一人之使
  B.①其为人若此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C.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夫君子之行
  D.①去后乃至  ②一狼径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8.下面对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写元方为维护父亲的尊严,不给友人解释机会,主要想表现元方不懂得尊重别人。
  B.[乙]中写郭伋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停留了一天,体现了他做人诚信的优秀品质。
  C.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
  D.两文都是人物故事。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于人物的语言描写,而[乙]文则侧重故事情节的叙述。
  (二)阅读古代诗歌,完成第9~10题。(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请你补全小语和小文的对话内容。
  9.小语:这首七言 ▲ (律诗/绝句)与其他许多写秋天的诗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