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10字。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苍颜白发, ▲ ,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无题》中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达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后多用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 ▲ 。”
(4)姐姐因工作繁忙滞留外地不能回家过年,她在微信朋友圈发“ ▲ , ▲ ”两句古诗词名句表达对家的思念,小彭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 , ▲ ”回复她表示安慰,爸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 ▲ , ▲ ”回复来激励她事业成功。
2.根据语境作答。(12分)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在徐州拉开帷幕,学校团委组织了一场“楚韵汉风”专题演讲比赛,其中一段文字很能体现论坛主题,小彭同学作为学校小记者,做了如下记录:
“大风起兮云飞扬,归故乡。铁甲重瞳已成为过往。一城青山绕,半城湖水qiào(▲),怎可辜负谈笑酒酣时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两汉文化发源地;云龙起伏,苏堤湖畔,心心相印,黄河故道城中憩……”斗转星移,时光在静静(A),一曲《难忘徐州》将这座古城的深厚历史与独特风情娓娓道来。登上高处远眺古城,青山隐隐,碧水依依,徐州美景(B)。两汉文化 ▲ ,知名学者 ▲ ,国潮汉风 ▲ 。徐州这座文化古城,正qiǎo(▲)然发生着变化,“两汉文化看徐州”,不是看冰冷的墓葬、生硬的石头,却是透过物质遗存,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唤起人们对辉煌两汉文化的向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1)小彭感到有两个形近字容易写错,就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2)小彭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A.流淌 流动 B.一目了然 尽收眼底
(3)小彭不小心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2分)
(4)小彭记录横线处三个短语时顺序混乱,请帮他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3分)
①重塑古城文脉②扎根徐州沃土③齐聚汉韵彭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5)小彭想从文段中提炼出一副对联,只想好了上联“铁甲重瞳成旧事”,请你从下面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下联。(3分)
A.风起云飞归故乡B.国潮汉风看徐州C.青山碧水焕新颜D.山河依旧绕古城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3~7题。(18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丙】
忆王子立
苏轼
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而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明年余谪黄州对月独饮,尝有诗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日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盖忆与二王饮时也。张师厚久已死,今年子立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