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50字。
钱江片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卷
(命题学校:文渊实验初中命题人: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温馨提示: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任务一:与自然为友??气质相投(22分)
【活动一】走进自然(6分)
1.给诗句中的拼音填写汉字。(2分)
①朗rùn ▲ ②静mò ▲
2.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挣 ▲ (A.zhēng B.zhèng)②酿 ▲ (A.niàng B.liàng)
3.下列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2分)
A.山林 B.草木 C.挣脱 D.晨露
【活动二】歌颂自然(2分)
4.小文找了一段描写黄山的文字,请与他一起完成排序。( ▲ )(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活动三】吟诵自然(14分)
5.临近期中,小语以“意象”为主题,对教材古诗词进行整理,请你与她一起完成。
意象 诗句 批注 出处
月 (1) ▲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相送
劝慰友人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 ,(3) ▲ 。 月华如霜
思乡心切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水 (4)峨眉山月半轮秋, ▲ 。 月映江中
思恋亲友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 ,山岛竦峙。 水势浩渺
豪情万丈 曹操《观沧海》
(6) ▲ ,风正一帆悬。 (7)▲ 王湾《次北固山下》
花 (8)正是江南好风景, ▲ 。 落花纷飞
慨叹往事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9) ▲ ,应傍战场开。 菊花竟放
渴望和平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拓展运用】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诗歌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是 ▲ 。(1分)
(11)韩愈的《晚春》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写到了“杨花”,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
小语发现:
1.意象是古人表情达意的常用方式,通过揣摩意象,可以把握诗人情感;
2.意象相同,如果组合方式不同,表达情感也不相同。
任务二:与经典为友??思维碰撞(41分)
【活动一】对话经典(9分)
阅读下面四段摘抄材料,一起学习经典作品中的写人手法。
作品 人物 内容摘抄 写法品析
生 【材料一】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是对寿镜吾先生的动作描写,一“仰”一“摇”一“拗”三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刻画了他读书非常投入的样子,一个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阿
长 【材料二】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A】“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6. 《▲》(1分) 水
生
嫂 【材料三】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这是对水生嫂的语言描写,对于丈夫第一个报名去大部队,她既赞同支持,又感到独撑家庭,力难胜任,表现了她的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