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30字。
双台子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将下面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工整。(3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贮蓄(zhù ) 分岐(qí) 干涸(kū) 混为一谈(hùn)
B.抽噎(yē) 惩戒(chěng) 微薄(bó) 怪诞不惊(jīnɡ)
C.粗犷(ɡuǎnɡ) 云宵(xiāo) 突兀(wù) 咄咄逼人(duó)
D.坍塌(tān) 哺乳(bǔ) 怂恿(sǒnɡ) 畏罪潜逃(qián)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________。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________,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高科技手段的________而销声匿迹,________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不谋而合 神韵 层出不穷 而且 B.殊途同归 神韵 层出不穷 而是
C.殊途同归 神采 源源不断 而是 D.不谋而合 神采 源源不断 而且
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①所谓风景,教科书的定义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欣赏的景象。②学者说她是活着的古董、凝固的历史。③文人骚客说她是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的所有美丽。④我以为,都对,也都不对,风景其实是一种境界。⑤虽然你从未踏上过旅途,生活中的风景也无处不在。⑥窗外嘤嘤的鸟鸣,书桌上爱人递过的一杯热茶,微信里朋友送上的一声问候,都是让人怦然心动的风景。
A.“教科书”是名词,“触动”“对”都是动词。
B.“美丽”“热”都是形容词,“一声”是数量词。
C.第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第⑤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虽然”改为“即使”。
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咏雪》出自《方正》篇。
D.《西游记》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的故事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2)鲁迅最善于写人,他一向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手法。并且,注重写出人的灵魂,他塑造众多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矗立在中国文学的画廊上,震撼着广大读者的心灵。请完成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阅读任务卡,体会鲁迅人物刻画的精妙。(2分)
精选语段 人物 出自篇章 精神与性格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父亲
① 重视孩子读书,但对孩子严厉,不顾及孩子的心理。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就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就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②
6.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乡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春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7)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8)《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未来相聚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古诗欣赏
【甲】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唐] 郑谷[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7.对上面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B.乙诗最后一句交代完各自行程后 ,戛然而止,看似朴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