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8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命题人:九年级备课组 审核人:项社慧
一、积累??运用(25分)
“少年强,则国强”,结合“君子自强不息”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3题。
1.以笔书义。(共5分)
自强,燃起心中希望;奋斗,点亮人生华章。自强和奋斗相得益彰。欧阳修被贬滁州,仍心无旁wù治理地方,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勾践被俘吴国,仍恪守卧薪尝胆的承诺,最终三千越甲吞吴。面对困境,我们不能自惭形秽,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jí的目标;唯有努力践行自强不息,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xiāng gè huì B.xiàng kè suì C.xiāng kè huì D.xiàng gè suì
(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心无旁wù( ) 可望而不可jí( )
(3)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1分)
2.以书励人。(2分)
初三某班的两位同学创作了书法作品,请选择一幅挂在班里以激励同学,并从书体特点和内容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1)第一幅 (2) 第二幅
我选( ),理由是
3.以诗悟情。(1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心怀天下,虽仕途艰难,仍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积极乐观;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仍有“③_________,④________”(《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刘禹锡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但依然怀有“⑤_________,⑥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的坚定信念;苏轼虽仕途多舛,与亲人分离,却仍有“⑦_________,⑧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愿;韩愈虽忠言遇斥,但仍有“⑨_________,⑩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效之心。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在诗中指升职。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的一个称号,称谥号,以示褒贬善恶。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D.用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都是以年号纪年。
5.在读完《艾青诗选》后,班级同学总结了艾青诗歌创作的两个巅峰:一个在20世纪30年代,他这个时期的诗歌总是满怀“土地的忧那”;一个在1978 年后,此时他的诗歌充满哲思,仍旧歌颂着光明的主旋律。请阅读诗歌,完成任务。(5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请从意象、修辞、主旨、语言风格形式中任选两个方面,推测这首诗的写作年代。
我认为这背诗写于( )(填选项) A.20世纪30年代 B.1978年后
因为
二、思??君子之义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表现,从国家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层面来看,其在树立并坚定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30分)
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郦波
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为今人留下无数名篇,造就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凡中国人,不论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几乎都熟读“春眠不觉晓”,能诵“床前明月光”,会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词在我们的生命岁月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心灵以美的熏陶,给生命以丰厚的馈赠,给人生以深沉的激励。试想如果没有李白、孟浩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