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920字。

  华容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土文学的发展关联着乡村社会的变迁。文学是一种社会文化,它很难对现实社会变革产生直接作用,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百年来,乡土文学对乡村变革的影响也是这样。
  启蒙是乡土文学影响乡村的最主要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启蒙。作家们书写乡村的主要方式是展示乡村的黑暗和愚昧,进而呼唤和激发其觉醒。这当中并非不包含作家们对乡村的关注和同情,但毫无疑问批判是最基本的主题,且这种批判的重心不是在现实,而是在深层的乡村伦理文化。思想启蒙之外,政治启蒙也是极为重要的。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乡村破产和“丰收成灾”等现象。茅盾等左翼作家希望以之为契机,以文学的方式来唤醒农民,呼应现实的革命潮流。这一时期,作家们在创作中更多展示乡村的现实艰难和疾苦,积极书写那些具有反抗意识的农民,将“躁动”“变革”作为书写的核心。
  思想启蒙文学与政治启蒙文学存在一定差别。如前者的重心在文化,而后者的重心在于现实;前者对乡村社会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后者对乡村社会的批判是选择性的,其中也包含部分的肯定——对于已经初步觉醒的农民,主要是青年农民,以积极而正面的态度书写其精神和行为。如茅盾的《春蚕》以及叶紫的《丰收》,前者的叙述基调较为沉重压抑,后者则表现出激情和鼓动的色彩。
  启蒙乡土文学之外,另一种影响乡村社会较深的是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其主要特点是直接书写乡村现实运动,并试图以文学的方式影响和促进这一运动。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直接深入乡村内部,全面细致地描写乡村现实运动,也较广阔地展现了乡村生活场景;叙述的主要基调不是批判,而是肯定和赞颂;以农民为潜在读者,在文学形式上更为贴近农民的阅读习惯,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虽然乡土文学存在启蒙和现实介入的不同方式,但它们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往往是相互杂糅乃至相互交融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作家们的创作目的、创作方法都更为丰富,很少呈现单一方向。一方面,作家们往往对乡村生活有很直接的体验,对农民的欲求有深刻的感受,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介入意识,试图传达出农民改变贫穷现实的愿望。比如,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现实意识非常明确。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创作立场和艺术倾向上表现出对启蒙文学传统的高度继承,其在乡村边缘逡巡,既有乡村内部的关怀,又有对乡村的俯视式批判。朴素的乡村文化气息和知识分子的文学特征往往同时体现在同一部作品之中。
  (摘编自贺仲明《乡土文学与乡村现代变迁》)
  材料二:
  新时代以来,随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中华大地上正发生着山乡巨变,为乡土文学提供了空前丰厚的土壤,也为乡土文学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新经验新内容。
  乡土是文学的重要母题与意象,是一代代作家不断诠释和艺术化演绎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谈到的乡土文学产生背景不同,但都谈到了时代与乡土文学之间联系的紧密,体现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B. 材料一分析了思想启蒙文学与政治启蒙文学的差别,即两者的创作重心与流露出的创作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C. 材料一认为要实现乡土文学启蒙和现实介入的完美统一,其作品既要有肯定式的鼓动,又要有俯视式的批判。
  D. 材料二认为,阿来《云中记》等能够得到肯定,是因为其从乡村历史与文化出发,书写了乡村的浑厚之美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丰富了乡土文学的内涵,也为展现中国形象提供了新经验、新内容。
  B. 关注新农村变化的优秀作品,往往能展现农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自然景观、社会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新风貌。
  C. 一部乡土文学如果不能回望历史,就难以展现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而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减弱。
  D. 乡土文学要扎根乡土又不局限于个体的乡土经验,应触及家园、家国、责任、理想等众多因素。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论述了启蒙乡土文学和现实介入乡土文学的特点,并辩证分析了二者的关系。
  B. 材料二论述了反映新农村变化的乡土文学,引入了“精准扶贫”等词汇,有很强的时代性。
  C. 材料一根据乡土文学不同时代特征进行分类,阐述了乡土文学与乡村变革的内在关联。
  D. 材料二用严谨饱满的语言肯定了新时代乡土文学的价值,肯定了其在讲述中国故事中的作用。
  4.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一系列的乡土文学作品,请从《祝福》《阿Q正传》《小二黑结婚》《荷花淀》中任选两篇为例,来谈谈启蒙乡土文学与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的差异。(4分)
  5.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现在的社会处于大转型时期,中国在走城市化道路,城乡距离拉大,乡土文学消失要有一个过程。至于以后的文学是个什么样子,年轻作家说了算。”你认为乡土文学会不会消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太阳下的风景
  ——沈从文与我
  黄永玉
  从十二岁出来,在外头生活了将近四十五年,才觉得我们那个县城实在是太小了。不过,在天涯海角,我都为它而骄傲,它就应该是那么小,那么精致而严密,那么结实。它也实在是太美了,以致以后的几十年我到哪里也觉得还是我自己的故乡好;原来,有时候,还以为可能是自己的偏见。最近两次听到新西兰的老人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第一是湖南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他是以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六十年的老朋友说这番话的,我真是感激而高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