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50字。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涉江采芙蓉》是统编版的一首诗歌。对诗歌的学习要求师生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感,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又因为这首诗歌篇幅短小,学生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对诗歌鉴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我把对这首诗的教学设想初步定位为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用“诗歌鉴赏三步法”——初读感受、品读情感和梳理情感等步骤去解读本诗的情感变化。
新课标对阅读鉴赏部分的要求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刘勰的《文心雕龙》称这首诗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从学情上看,学生较为容易理解这首诗的字面含义,但既然历来各位大家们对其语言评价颇高,可见其语言艺术魅力,这首诗主题的多义性,加上时代的隔膜,所以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做充分预习准备,课上教师可以补充教学背景加以解读,以便更深入了解这首诗。
根据单元提示、新课标要求、诗歌内容和学情四个因素,我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背诵全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意象,品位意境,体会情感
3、掌握品读诗歌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意象,品位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品读诗歌情感的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用具、教法、学法和教学环节。
【教学用具】
1、 多媒体:课前准备了一个名为《最美是荷花》的视频,优美的音乐和引用古人的诗词将学生代入诗的意境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2、 导学案:课前先发放导学案以备预习,导学案分为三部分——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和课后练习案。学生课前主要完成课前预习案部分。
【教 法】
诵读法和引导法。在教会学生五言诗诵读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2、抓关键词语,品形象内涵。3、析表达技巧,悟思想情感。
【学 法】
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入探究主要问题,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