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0字。
一组劳动和美的颂歌
——《芣苢》《插秧歌》联读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涵咏,感受两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发挥想象,品读诗歌,感受劳动乐趣。
2.体会劳动之美,感受诗人情感。认识劳动价值,树立正确劳动观。
【学习重难点】
1.发挥想象,品读诗歌,感受劳动乐趣。
2.感受诗人情感,体会劳动之美。
【学习主任务】品悟劳动之美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疫情居家生活怎么样呀?参加劳动没有?(不需要学生回答,老师只是提一下)xxx 中学准备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在学校“劳动教育文化展”这个栏目选用了《芣苢》和《插秧歌》两首古诗作为展览的内容。我们班承担了向参观者解说这两首诗的任务。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完成“品悟劳动之美”的过程。
二、任务一:为你读诗
展览的第一个版块是“为你读诗”
1. 假设,你是这个版块的解说员,你要怎样为参观者有感情地诵读所要展示的《芣苢》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指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回答后边老师的问题)
——追问:同学们觉得他读出感情了吗?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出感情?
学生答,老师点评。
明确:我们以前讲过要通过控制朗读的节奏、语气的轻重、声音的起伏来表现诗歌的情感。
——追问:同学们觉得我们这首诗歌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欢快的
——追问:怎样才能读出欢快情感?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注意节奏,语气和声音。(点评)
明确:《芣苢》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的节奏一般以两个字为一个节拍,朗读时,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追问:其次来看语气的轻重,六句“采采芣苢”间穿插六句“薄言x之”,前一句话中,我们的重音应该落在哪里?
明确:“芣苢”,是车前草,有很多果实,意味着多子多福,《毛传》中说此草宜怀妊,可以治疗不孕,它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以治疗麻风一类的恶疾,此外,乡野的穷人也将其作为食物。
“采采”二字上,“采采”不是采了又采的意思,而是指非常茂盛的样子,说明芣苢长得很好。采摘芣苢的人看见长得茂盛繁多的芣苢,自然非常欢快。(所以“采采”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