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420字。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中素质教育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踏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摘编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材料二:
  一个人要形成一种读书观,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一是喜爱读书。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爱好,作为一生的习惯,甚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经常读书,持之以恒,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冲动,懂得读书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我要读”的一种自觉。二是读好的书。在读书过程中,积累一些读书的体会和经验,能把这些体会和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读书,但所谈内容完全不同,材料一谈了读书时出现的流弊,材料二谈了读书观的形成。
  B.材料一认为书多了容易使读者不专精,更容易使读者迷方向,这表明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容易。
  C.材料一指出,许多人为装点门面而读书,读书以多为贵,不求甚解,这种人治学则自欺欺人,做人则趣味低劣。
  D.材料二认为培根的读书观可概括为读书之用、读书之选、读书之法、读书之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常中,我们只有具备了读书的四个基本条件,才能树立起正确的读书观。
  B.我们只会读书还不行,还要善于用书,因为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去运用它。
  C.关于读书之法,培根认为不同书有不同阅读方法,读书要与作笔记等结合。
  D.一些人没形成自己的读书观,只在于读书没从感性的感知达到理性的认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第一段采用总分结构,先指出读书有两大流弊,然后对其依次展开论述。
  B.材料二在论述读书的四个基本条件时,采用了并列式结构,论证结构清晰条理。
  C.材料一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破立结合,提出读书在于选得精读得彻底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采用例证法,详细论述培根的读书观,为读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4.材料一的论证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5.陈明想通过阅读书籍来了解中国乡土社会,请你结合材料给他提几条读书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木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足  球
  史铁生
  那支法国足球队来这儿比赛的时候,正是八月里最热的一天。离七点半还有两个多小时,山子和小刚就动身了,一人一辆手摇车,在太阳底下拼命地摇。体育场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不这么早动身不行。
  单从上半身看,两个小伙子长得都很健壮,胳膊都很粗。山子的车上挂了两支拐杖。小刚连拄拐也拄不了。两辆车一前一后。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一两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