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30字。
初中语文八下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属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单元主题为游记。本文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属于自读课文。经过前面四篇游记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相关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故本课主要围绕课后阅读提示——“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带领学生赏析本文的独特视角。
《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的的游记散文,这是一篇灵动又奇幻,澄澈又美好,写景中饱含情感的的课文,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学完课文之后,我们正好向课文学作文,以拟人的构思法去记录自己的所见,展现别样的精彩。
学情分析:
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学生在学完前面四篇游记后对这两方面有较好的认知。但是本篇游记无论是交代游踪,还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都是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知识结构而言,学生可能对“水的视角”这一新奇的线索兴趣较为浓厚,但对游记的要素和游记之美的层级未必有清晰的认识,对文中所出现的“一滴水的人文内蕴”未能挖掘深层内涵。整体而言,学生学习本文应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水的视角”这一新奇的线索。写作难度应不大,重点是要在语言调遣和构思布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考究,挖掘精妙之处。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确定写作对象,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游记的文体特点梳理“游踪”,明确本文时空双线交融的写作顺序。
难点:学习以“物”(一滴水)为叙事视角的原因和妙处,积累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将跟随阿来的脚步去到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钟爱旅行的人来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去过丽江的人,另一种是正在去丽江路上的人。”这话虽然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丽江的魅力非凡。看看阿来是怎样刻画丽江的魅力与风采的。
二、水之游踪
任务一:课文最后一句话写到“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请问这滴水“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绘制一张游踪图。
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小桥——店铺——纳西人的院子——金沙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