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90字。
一曲悲伤而浪漫的爱情绝唱
《孔雀东南飞(并序)》品鉴
【教学设想】
《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民歌,除了一些文字疑难需要教师点拨,整体上语言朴实自然,对高二的学生而言理解难度不大。本诗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青春年少的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只不过部分学生容易陷入批判焦仲卿的极端,从“怒其不争”,到斥其为“妈宝男”“渣男”。以现代视角看,焦仲卿的行为确有不妥,但更应引导学生探究二人悲剧的根源,即封建家长制、无由的孝道等封建观念。
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教授本课时应设置富有意义的情境任务。如请学生变换视角,分别以焦仲卿或焦母的身份介绍刘兰芝;通过比较阅读《搜神记》中韩凭夫妇以及《述异记》中陆东美夫妇的故事,探究作品的浪漫主义结局及其意义;将本文与本单元同题材诗歌《氓》进行比较阅读等。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目的是以一篇带动一类,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按照兰芝被遣、抗婚、殉情的情节发展,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兰芝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借助补充材料,探究古代女子被休一般被视为耻辱为何还会有人提亲等问题。引导学生在互文联读中,理解爱情悲剧的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并积累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多义词等重点文言实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设置情境任务、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感受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诗铺陈排比的手法及表达效果;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比较阅读与联想想象,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爱情悲剧)结局及其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
2.理解爱情悲剧的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
【课时设置】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恩爱不疑,锦瑟和鸣,但又有多少人爱而不得,劳燕分飞。“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无论是《诗经•氓》中的卫国女子,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琬,他们曾彼此深爱,但都以离散告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也是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
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了解“乐府”
“乐府”:乐府原为汉武帝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编纂、整理改编各地民歌,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民歌后来被称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