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90字。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
1.关于“雪”义,小语与小文展开了讨论,请你填补完整。
小语:“雪”是个象形字,我发现甲骨文(图1、2)中它的上部都是,表明这个字与(1) 字有关,意为空气中降落的结晶。
小文:小篆(图3)中的“雪”,下部演变为“彗”字,由两个扫帚形和一只手(彐)构成,像手拿扫帚在扫雪,“雪”也引申义为(2) ,如“雪耻”“报仇雪恨”等,词性是(3) 。
二、名句名篇默写
2.小语与小文展开了以下对话,请你填补完整。
小语:雪落在文人前进的路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1) ”(《沁园春??雪》),雪飘落在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前行的苍茫大地上;雪堆积在宋濂求学的路上,“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2) ”(《送东阳马生序》),雪冻裂了他的双足,却没有封冻他的学习劲头。
小文:雪更多的是落在文人的心间。“(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几百年前西湖的那场雪,净化了天地,慰藉了张岱对故国的思恋;“(4)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雪堵塞在韩愈贬谪的路途中,冷却了老臣的一颗忠君之心;“(5) , ”(《行路难》),满目美食为何无心品尝?原是心间飘雪,阻遏了李白的梦想之履。
小语:在卷中已出现的除外,我还发现古诗文中其他有关雪的诗句:(6) , 。
三、诗歌鉴赏
3.小语在搜集与“雪”有关的诗文时,发现了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请你赏析。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到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岭南荒僻之地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公元1083年王巩北归,苏轼1084年12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席创作此词。
(1)“少”有“shǎo”和“shào”两个读音,本词中加点“少”字,你选哪个读音?请结合诗句阐明理由。
(2)你认为苏轼赞同寓娘的话吗?请结合本词与已学的苏轼诗文加以分析。
四、名著阅读
4.小语与小文在阅读名著时,也时常发现“雪”的身影,请你参与探究。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结合以上具体诗句,说说“雪”这一意象蕴含了诗人什么情感?
(2)选择以下任意一本名著,结合具体含“雪”的情节,阐述“雪”的作用。
A《水浒传》 B《聊斋志异》 C《世说新语》
五、现代文阅读
玻璃
贾平凹
①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一年没来这条街,两边的店铺门面差不多全改装成玻璃。冬天清冷,难得有太阳出来,玻璃就全闪着光,通街似乎开阔了许多,也深长了,一派亮堂。
②我靠在电杆下吸了会儿烟。行人来来往往,在街上也在墙上,分不清谁是真人,谁是玻璃中的影子。后来感觉有人在批点着什么,还以为是对面商店里的售货员。一回头才发现就在我身后题尺,玻璃里,他们正盯着我交头接耳。是嘲笑我大冬天还剃着个光头?管他的!我要见的是王有福!把头仰起来看天,天也清白,如更大的玻璃。
③是王有福没有来,还是来过了又走了?我决意再等一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