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1120字。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24.01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请自行保留。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漂泊在外的游子,若与故乡人(     ),欢喜之外也会生起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期盼也有深情地告白。(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人都是恋家的,故乡是生命的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人们背井离乡,为开辟新的美丽家园而(     )。在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依然在为圆梦而奔走。可一旦远离家乡,乡愁还是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地道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     )。近十来年,生活快速发展变化,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愁气氛也越来越浓。懂得乡愁,记住乡愁,也便有了家国情怀,世纪情绪。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萍水相逢     难怪     宵衣旰食     记忆犹新
  B. 不期而遇     难怪     废寝忘食     历历在目
  C. 萍水相逢     难免     废寝忘食     记忆犹新
  D. 不期而遇     难免     宵衣旰食     历历在目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它几乎养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B.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C.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
  D.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它几乎养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萍水相逢: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此处的语境是指漂泊在外的游子,若与故乡人意外碰见,所以应该用成语“不期而遇”。
  第二空处,难怪:不应当责怪(含有谅解的意思);怪不得。难免:不容易避免。这里是对乡愁这一庞大的文学命题表示不觉得奇怪,用“难怪”恰当。
  第三空处,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宵衣时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这里形容的对象是“人们”,所以应该用成语“废寝忘食”。
  第四空处,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此处的语境是指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所以应该用成语“历历在目”。
  故选B。
  材料二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