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10字。

  诗歌鉴赏之主要思想感情及对点训练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四种主要途径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四种主要途径:题材、意象、景物、典故
  (一)根据题材,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相同的题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处。因此,从题材入手对思想感情的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分析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诗歌总要具体描绘形象的,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意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景、物是诗人情感的最好载体。把握古诗中的形象(意象),就能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透过景物,把握思想感情
  ①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如“江风引雨入舟凉”要求分析“江风引雨”背后的惜别深情,就应抓住后面的“凉”字,一个“凉”字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
  ②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四)抓住典故,把握思想感情
  典中情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
  古诗常见典故的含义
  红豆——爱情或相思 梦蝶——做梦、梦幻 鹊——传信的使者 阳关——古关名,后指送别之曲 商女——歌女,代指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
  投笔——弃文从武 桑榆——暮年 碧血——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黍离——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折腰——屈身事人 采薇——隐居避世 班马——惜别之情 折桂——科举及第 烂柯——离家年久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
  古诗常抒的八类感情
  ①忧国忧民之情:体验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制度的腐朽和统治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