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4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 1 课时学案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心系故都品秋景,味到深处见精神—— 《故都的秋》单篇精读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品味作者描写故都之秋的细腻笔触,体悟作者笔下故都秋景的独特意味。
2.学生能根据作者的审美情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理清情景关系。
3.通过为照片拟写推荐词,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学习。
课前学习任务
一、自主整理
1.对照单元学习任务一第 1 小题。对《故都的秋》进行圈点勾画,写一段评点文字。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二、自主梳理
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尝试填写下表:
景物 特点
江南时思念 的故都秋景
回到故都后 看到的秋景
三、自主探究
比较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找出两篇文章中秋天的异同点。
课上学习任务
活动一:选“展景” ——品景中之味
活动二:品“展景”——辨味中之味
活动三:写“展景”——配应景之文
课后作业任务
1.(必做题)朗读可以再现散文的情韵之美。请选择你认为的精彩段落,反复朗读,配合合
适的故都秋景图片、个人评论作业制作解说视频,预备参加班级解说大赛。
2.(选做题)郁达夫以悲为美的独特文风曾被某些评论家认为是一种“颓废 ”文风,请你查
找相关资料,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推荐阅读资源
1.孙绍振《名作细读》:秋天: 一种现代散文美——解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心系故都品秋景,味到深处见精神
——第一课时《 故 都 的 秋 》 单 篇 精 读 教 学 设 计
【学习资源分析】
《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故都的秋》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 ” 的特点,作者的审美旨趣蕴含其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对于秋天的独特审美趣味。 故都秋景“清 ”、“静 ”这两个比较浅近的特点, 高中学生容易找到和理解, 但是如何从牵
牛花、槐蕊、秋雨等极具私人化特点的景物描写中, 读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细腻感受, 读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