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810字。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试卷
语文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22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第(3)句需填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________,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
(7)《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毫不羡慕衣着华丽的同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2.小清写了一段演讲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任务。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根深dì固的文化基因。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勤于家”,到毛泽东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诸多至理名言表明,埋头苦干者的历史不会停滞,劳心灌gài者的文化必然喷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耕读”传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风尚。“耕读”______促使读书人手脑并用全面发展,______可以磨砺其品性,使其知行合一。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根深dì()固 ②停滞() ③灌gài() ④喷薄()
(2)请在横线上添加恰当的关联词,使表达更流畅。
“耕读”___________促使人手脑并用全面发展,___________可以磨砺其品性,使其知行合一。
3.同学们就下面这幅漫画展开了讨论,请补全对话。
小清:这幅漫画真让人哭笑不得。你看,___________。
小石:但这位同学是热爱劳动的呀,鞋带让妈妈系有什么关系?
小鼓:对呀,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她做的菜也很好吃。
小石:___________。
小清:对,让我们言归正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___________。
小石:你的观点让我对劳动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4.根据你的日常劳动体验,创作一首小诗,不少于5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17分)
【甲】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①学官②
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③。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④不用鲁连⑤书。
(选自《宋词选注》,古籍出版社)
【乙】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猕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⑥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⑦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之。
(选自《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①上党,地名,地属偏远。②学官:负责地方文教,职位不显。③弹铗为无鱼:据《战国策》记载,冯谖嫌生活清苦,弹剑作歌。④时平:太平时代。⑤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燕军占齐聊城。鲁仲连写信劝燕将,三日后聊城归齐,鲁仲连拒绝赏赐归隐。⑥曹沫:鲁国人。据《史记》记载,齐桓公逼鲁割地结盟,曹沫手持长剑挟持齐桓公,迫使他退还侵占的土地。⑦锐鎒(yáo nòu):古代锄草的农具。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___________ (2)则不若鱼鳖_____________
(3)一军不能当___________________ (4)释其三尺之剑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