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50字。
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语文学科12月作业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希冀(yì) 干涸(hé) 坍蹋(tā) 见异思迁(yì)
B.狭隘(ài) 厌倦(juàn) 纯粹(cuì) 畏罪潜逃(qián)
C.恍惚(hū) 凌乱(línɡ) 抽噎(yè) 惊荒失措(huānɡ)
D.蜷缩(quán) 惩戒(chénɡ) 虐待(nuè) 默不关心(m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读书是一把_________心扉的钥匙。抚摸一本书,不只用眼睛,_________要用手指和心灵。好书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长。_________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位智者相对而坐,听她_________,这一刻,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打开 就 沉浸 夸夸其谈
B.开启 就 沉醉 娓娓道来
C.开启 还 沉醉 夸夸其谈
D.打开 还 沉浸 娓娓道来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国学就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文化。②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③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A.“屹立”“独特”“蕴藏”“是”都是动词。
B.“任何”是代词,“一个”是数词,“文化”是名词。
C.“精髓”是褒义词,它的同义词是“精华”,反义词是“糟粕”。
D.第③句有语病,应该将“能力”改为“水平”。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用来告诫儿子的一封书信。
B.《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东京求学时结识的一位老师,他衣着讲究,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关心鲁迅的学习,为他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
C.《范爱农》中,范爱农与鲁迅相识在日本,后因为没有学费而回国。在日本时两人关系并不好,回国之后才开始有更多的交往成为好友。
D.《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变成一母三女,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猪八戒没经受住考验。
5.《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屡次被师父误解,但宁愿承受紧箍咒的惩罚,仍三打白骨精。唐僧不辨是非执意赶他离开。孙悟空抚今追昔,愤慨不平,但离开时又变身,四面围住唐僧下拜,并嘱咐沙僧好好照看师父。
从中可已看出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3分)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①
李商隐
竹坞②无尘水槛③清,相思迢递④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①崔雍崔衮:是诗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是诗人的朋友。本诗是和二崔告别后旅途中寄怀之作。②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③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也是题中的“骆氏亭”。④迢递:遥远、高高的样子。
7.选出对两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夜雨寄北》第一句一问一答,羁旅之愁,不得归之苦跃然于纸上。第二句写了眼前景,愁苦与夜雨交织,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B.《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一、二句由清幽景色写到别后相思,“隔”不只是表明“身隔”,而且曲折地显示了“情通”。
C.《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跨越现实去写未来,畅想重聚的欢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出了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D.两首诗都写出了秋雨的凄冷,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