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00字。
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分值: 150分 时间: 120分钟
说明:
1.答卷前,学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邓稼先》这篇课文引用了一首五四时期的歌曲“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和《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同一个典故。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尊敬师长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濂向先达请教“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对于中国这个典①(jí)浩博的大国来说,我们的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②(dié)起,()。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的传统,就是读书。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有“锥刺股”的苏秦……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读书实无捷径可谈,读书不是()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需要扎扎实实、③(qiè)而不舍地下工夫。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消彼长声势浩大经久不息一蹴而就
B.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经久不衰一蹴而就
C.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经久不息一朝一夕
D.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经久不衰一朝一夕
(3) 画线句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名著阅读交流。(6分)
3. (1)读《水浒传》——“识人物”(2分)
根据下列诗词写出对应的人物姓名
①鸳鸯楼头横刀立,不叫人间有大虫。人物:
②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人物:
(2)读《水浒传》——谈方法(4分)
初次《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名著。有些同学会遇到一些疑难,有的同学没有耐心读下去。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启发他们读下去、读完它。
古典小说读书方法指导:
(一)把握题材特点
(二)
(三)分析人物形象
(四)
二、阅读(6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月①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
4.简要点评“暮云收尽溢清寒”中的“溢”字的妙处。(3分)
5.本诗的后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富弼知青州,河朔大水,民流就食①。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②,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③。官吏自前资④、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 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⑤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
—《宋史??富弼传》节选
注:①就食:要饭、讨饭。②官廪;官家仓库。③薪水:柴和水,借指生活必需品。④前资:已去职的官吏。⑤糗:干粮。
6.小文同学想依据上文制作文言词句积累卡,请结合提示帮助他完成任务。(9分)
任务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释义
解释句
中加点
的词
益以官廪 查阅词典:
①利益、好处②更加;③加,增加
(1)益:(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