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380字。
八年级素质评估
语文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谁是英雄?战场上,锐不可当、横dù长江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是英雄;赛场上,观众们屏息敛声、殷切期待的跳水冠军吕伟是英雄;辽宁舰上,白手起家、dān精竭虑的科技工作者们是英雄;生活中,不chuò劳作、任劳任怨的朱德母亲是英雄;文学殿堂中,相貌平庸、目光xī利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是英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他人而奉献的人,都是英雄!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dǎng píng yǐn B.dāng bǐng yīn
C.dāng bǐng yǐn D.dǎng píng yīn
(2)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横dù( ) dān( )精竭虑 不chuò( )劳作 xī( )利
2.古诗文默写。
自古以来,诗情常常由景触发。王绩在《野望》中一句“树树皆秋色,① ”的萧瑟秋景流露出了郁闷孤单之情;崔颢在《黄鹤楼》则因“② ?③ ”的凄清之景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偶遇了“④ ,⑤ ”的月下绮丽之景而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白居易更在《钱塘湖春行》中“⑥ ,⑦ ”表达了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借富有生机的“⑧ ,⑨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朝暮之景表达对人间仙境的痴迷。而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用“⑩ ,终岁常端正”,借松柏的刚劲表明志向之坚贞。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体知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与滕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之情。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和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增强。
D.“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都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小的印章包含着宏大的命题。它既包含篆刻、拓印、印石、印谱等艺匠生活,又涉及文字学、考据学、史学等金石之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印者,存印人精神之品是也!
①因为印章是对中国文字之艺的诗性表达,无言却深蕴,方寸有山河
②是一个超乎一般想象的异常博大的领域
③这里有文与字的神会,有虚实方圆的天地,有操刀执印者的胸襟与志趣
④均是对文字有担当、有想象、有耕耘的人
⑤执刀向印的人,不论工匠或文人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②⑤④ C.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④③①
5.班级准备组织一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小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30字)
材料一
从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到舞蹈《只此青绿》“破圈”,从三星堆“上新”万众瞩目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备受关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青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唤醒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二
到2023年秋开学,河南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已整6年,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河南省教育厅提出,各中小学校不但要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经典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利用少年宫、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资源,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校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和公益性活动。
(2)材料二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病因并写出修改意见。
(3)主题班会上,老师展示了一幅漫画,请你向同学们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文字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班会课上,同学们交流讨论了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请写出交流结果。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红条绒布衫
①“妈,一周不到,买了三件长袖衬衣了,都还没穿呢,咋又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