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10字。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熟读文本,品味词的语言之美。
  2.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3.赏析词中景物描写和用典的手法。
  4.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赏析词中景物描写和用典的手法。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对比阅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馀首,唯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王半山的这一阕《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王安石的这首词,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起领略王安石怀古词独特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2.诵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注意读音与节奏。请一名学生朗读,把握好读音和节奏。
  三、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上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登高所见金陵图景,下片抒发引起的感慨。
  四、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学习活动一:赏景上阕中词人抓住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金陵图景?请找出你喜欢的写景诗句加以赏析。
  1、小组交流
  2、班内分享
  3、教师点拨:
  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
  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色彩鲜艳、明丽、斑斓、色彩暗淡、柔和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
  4、上片小结:用“意象——意境——情感”法:
  ①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
  ②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
  ③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
  ④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
  学习任务二:悟情
  1.如果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下阕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叹”字。引出因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