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19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16分)
  1.给加点字注音。
  铁如意,指挥倜傥(          ),一座皆惊呢……
  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词语。
  ①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②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3.请给“圭”字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新字,分别填入下边的括号内。
  A.(      )鸣蝉噪 B.原(      )不动 C.才子(      )人 D.蟾宫折(      )
  4.古诗文默写。
  故乡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望着北归的大雁,古人感叹“①            ?②            ”(王湾《次北固山下》);走在深山,看到秋色萧条,诗人悲鸣“③            ,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家乡遭遇战乱,诗人感慨“⑤            ,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大漠孤烟,笛声悠悠,征人遥叹“⑦            ,⑧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C.为改善城市环境,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娱乐的新去处。
  D.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二、古诗文联读(16分)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丙)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④,随小者之戆⑤而有危亡之败⑥也。”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借指雏鸟。③独:相当于“却”。④阶:同“借”,凭借。⑤戆(zhuànɡ):愚。⑥败:祸乱,祸害。
  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公大笑乐
  C.可以为师矣/撒盐空中差可拟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逝者如斯夫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曲肱而枕之/相委而去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
  D.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