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40字。
福州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校本作业(三十三)七年级语文适应性练习
一、积累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横线的字注音。
(1)派qiǎn( ) (2)nüè( )待 (3)怂yǒng( )
(4)禁gù( ) (5)滑jī( ) (6)哺( )乳
(7)坍( )塌 (8)干涸( ) (9)抽噎( )
(10)狭隘( )
2.默写。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2)年与时驰, , ,多不接世……
(3)僵卧孤村不自哀, 。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秋风吹散马蹄声。
(6)河流大野犹嫌束, 。
(7)《秋词》中“ , ”两句以明丽的秋景,抒发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
(8)《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句子是: ,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公共电动自行车系统,为我县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提案大王”马志伟曾对媒体感慨:“委员履职过程中不能见异思迁,要把久久为功当作一种追求。”
B.面对国人的麻木不仁,鲁迅决心以文字为匕首,一点一点地刺透敌人的心脏,给国人以警醒。
C.年兽被啪啪的鞭炮声吓得惊慌失措,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
D.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二、阅读(68分)
(一)(7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秋思》开头的“见”字平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见秋风”叙事,寓情于事。
6.两首诗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二)(16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李存审戒子》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①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②,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诸子皆诺。
【注释】①镞zú:箭头。②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饭菜。
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出于寒微 参考旧知,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出:出现、出没 (1)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