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60字。
吴江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阳光测评
初三 语文
2023.12
试卷分值:13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1.(本题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君子坦荡荡”,他们为人处世光明(lěi) 落;“君子求诸己”,他们遇到难题先从自身寻找突破;“君子固穷”,他们走头无路也坚守节操。几千年来,“君子”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人格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fù) 后继,继往开来。
新时代,君子品格仍是青年推崇的高尚人格。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对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yù) 的。广大青年【甲】对标新时代君子人格,(zī zī) 不倦地追求进步,汲取营养,提高素质,锤炼本领,【乙】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辩别力,不断灌溉君子文化的沃土。
(1)(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光明(lěi)______ 落 ② 前(fù)______ 后继
③ 不言而(yù)______ ④(zī zī)______ 不倦
(2)(2分)文中划线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 _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
(3)(2分)在文中【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不仅……而且 B.只要……就 C.因为……所以 D.只有……才
2.用课文原句填空。(本题10分)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古诗词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溪云初起日沉阁,(1)________”(许浑《(2)_______》);你可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3)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你可悟人生豁达:“(4)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可学奉献之志:“春蚕到死丝方尽,(5)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你可溯古思今:“(6)________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此外,读“(7)_______ ,(8)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让你感受超越客观环境与个人得失荣辱之胸襟;读“(9)________ ,(10)_________”(李白《行路难》),能激起你战胜重重困难到达胜利彼岸之情怀。
3.名著阅读(本题5分)
(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艾青 诗歌善用土地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如《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B.1978年后,艾青开始用散文化、口语化的语言来歌颂人生、思考问题,如《鱼化石》《光的赞歌》。
C.《水浒传》中的每一位英雄好汉,都有一个以其特征来命名的绰号,比如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武松绰号“行者”,孙二娘绰号“母大虫”,花荣绰号“小李广”。
D.梁山好汉座次排定后,宋江乘着酒兴,做《满江红》一词,提出“早招安”时,林冲、李逵、鲁智深当场表示反对。
(2)(3分)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你认同金圣叹评价林冲“熬得住”吗?请结合《水浒传》中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本题5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①。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②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
【注释】①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②明:(政治)清明。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4.(2分)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写孤桐茂盛高耸,对应诗人人格上的高大挺拔和自信,表明诗人对变法新政充满信心。
B.颔联写孤桐一心向上,绝不屈服,扎根大地,坚定谦虚,在表达方式上属于议论。
C.“岁老根弥壮”,孤桐虽年岁长久,但是根须更加强壮。暗示诗人年老愈坚。
D.“愿斫五弦琴”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弹琴奏乐,追求潇洒快乐的人生。
5.(3分)诗人借孤桐来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本题15分)
徐达,凤阳人,精通韬略。徐寿辉、刘福通、张士诚皆慕而欲起之,达不赴,曰:“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