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30400字。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的一个时期,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
  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
  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空气。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
  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而《世说新语》上第六篇《雅量》、第七篇《识鉴》、第八篇《赏誉》、第九篇《品藻》、第十篇《容止》,都系鉴赏和形容“人格个性之美”的。“君子比德于玉”,中国人对于人格美的爱赏渊源极早,而品藻人物的空气,已盛行于汉末。到“世说新语时代”则登峰造极了。中国艺术和文学批评的名著,谢赫的《画品》,袁昂、庾肩吾的《画品》,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产生在这热闹的品藻人物的空气中。
  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世说》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在中国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的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司空图《诗品》里形容晋人这样的艺术心灵为“空潭写春,古镜照神”。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晋人虽超,未能忘情,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是哀乐过人,不同流俗。《世说》中《伤逝》一篇记述颇为动人。庾亮死,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伤逝中犹具悼惜美之幻灭的意思。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王右军既去官,与东土人士营山水弋钓之乐。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晋人富于这种宇宙的深情,所以在艺术文学上有那样不可企及的成就。顾恺之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其痴尤不可及!陶渊明的纯厚天真与侠情,也是后人不能到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放弃了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的儒教统治而选择了佛、道的思想,汉末魏晋六朝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B.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一书,表现了晋人的精神面貌、人物性格及时代特征,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
  C.中国人对于人格美的爱赏渊源极早,而品藻人物的风气在汉末已经盛行,到了“世说新语时代”则发展至顶峰。
  D.晋人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让我们了解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近代哲学上的“生命情调、宇宙意识”于此萌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世说新语时代”与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极其相似,但其各自艺术所表现的美是不相同的。
  B.钟嵘的《诗品》产生在品藻人物的空气中,“世说新语时代”在品藻人物上尤注重人物的容貌、器识、肉体与精神的美。
  C.陶渊明的田园诗能达到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他有后人所不能到的纯厚天真与侠情,更主要的是他意趣超越,尊重个性。
  D.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的时代,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雄武的桓温,都是这一时期有生气的代表人物。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人物的言行不能体现晋人“深于情者”的一项是 (   )
  A.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B.王子敬云:“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C.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D.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4.南朝宋画家宗炳好山水,凡所游历,皆图之于壁,坐卧向之,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宗炳的“澄怀观道”的意趣与晋人的山水观有何相通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士族名人的逸闻轶事,从中可窥见晋人之美,名士风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要找到原文相关论述,提取概括关键信息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侏儒
  [法]马塞尔•埃梅     
  巴纳布恩马戏班里有一个矮子丑角,到他三十五岁这年,居然又开始长起个子来了。
  马戏班到里昂的时候,矮丑照例登台,并没有看出他有丝毫的反常现象。他身着彩服,由蛇人搀扶,粉墨登场。两个宝贝,一高一矮,观众一见便哄堂大笑。蛇人跨一步,矮人就得连走六七步。来到场子中央站定,蛇人瓮声瓮气地说:“我有点乏了。”观众的笑声刚落,矮丑就操着细嗓门答道:“好极了,您乏了,我才高兴呢。”这句话又逗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一个个捧腹揉胸。他登台表演,不像其他演员一样提心吊胆,嗓子眼发紧。大象托比登台,就凭它是大象;同样,矮丑就凭他是矮丑。节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