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6810字。
厦门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实践活动与语言积累(11分)
(一)当代文化参与(本题共1小题,3分)
1. 某校高一(2)班开展“家乡文化调查”学习活动,第一组同学经讨论,草拟了以下调查提纲。在访谈、问卷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三栏中,各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时间 2023年10月3日 地点 剧场;商业街
人员 高一(2)班第一组全体组员 对象 剧团人员;市民
调查主题 闽南歌仔戏的“前世今生” 调查方法 访谈法、问卷法
访谈 问卷调查
访谈对象:剧团人员
提问1:请您介绍一下歌仔戏名称的由来。
提问2: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歌仔戏,您怎么看?
提问3:对歌仔戏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建议?
…… 调查对象:市民
问题1:您是否观看过歌仔戏?
问题2:您是否喜欢歌仔戏?
问题3:您了解哪些歌仔戏的代表作?
问题4:歌仔戏与京剧在唱腔上有何区别?
……
撰写调查报告 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整理访谈内容,收集调查数据。
步骤2: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形成调查结论。
步骤3:阐明此次调查的重要意义。
步骤4:列出参考的文献资料及其来源。
【答案】(1)访谈的提问2不合理:属于引导性提问(预设立场),态度不客观中立。
(2)问卷调查的问题4不合理:超出了一般市民的认知范畴,难以回答。
(3)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3不合理:形成结论后宜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1)访谈的提问2不合理,“都不喜欢歌仔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客观中立,属于预设立场。
(2)问卷调查的问题4不合理,访谈对象是市民,并不是人人都会唱歌仔戏与京剧,问题“唱腔上有何区别”超出了一般市民的认知范畴,应该专业人士回答。
(3)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3不合理,在分析调查数据前应该阐明意义,得出结论后要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家乡文化的发展。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邶风•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______”,男子只能独自焦急徘徊。
(2)苏轼《赤壁赋》中,客以“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美好愿望,而后意识到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借箫声表达悲苦。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两句用拓跋焘的典故提醒世人勿忘国耻。
(4)姚鼐《登泰山记》多处描绘景物的色彩,如“______”一句,写回望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